鄂溫克族舞蹈 別具特色的鄂溫克族薩滿舞

本文已影響2.95W人 

“薩滿”一詞源於滿—通古斯族語言,原意爲“因興奮而狂舞的人”。後即成爲對薩滿教巫師的通稱。薩滿舞是我國原始薩滿教一種祭祀性的舞蹈,作爲祛病禳災、祈神護佑的一種巫術活動,由男女巫師分別表演。其表演的場合,一是治病,二是春節期間預祝來年豐收,三是薩滿盛會,類似漢區廟會。

鄂溫克薩滿舞的基本特點爲手擊皮鼓(即抓鼓),腰部的甩勁不大,步伐多爲走步、迴旋和蹦跳幾種。舞時,邊擊鼓邊念唱禱詞或咒詞。抓鼓在舞蹈中的動作非常豐富,技藝性很強。抓鼓的拿法,是先將左手中指(或小指)插入小圈,然後滿把抓住大圈。右手拿着鼓槌。這樣,雙手就可以隨意揮舞。

鄂族薩滿的抓鼓動作可分爲碎打鼓、半轉鼓、整轉鼓等幾種,腳下步伐又可以分爲走步和迴旋步兩種基本形式。碎打鼓,是以左手抓鼓豎在胸腰之間,右手拿鼓槌有節奏地敲打鼓面,向四方鞠躬敬神。然後,舞者坐下將鼓面斜仰,在敲完鼓點後,接唱名爲“以洛”的請神曲。半轉鼓,即鼓面一上一下的反覆翻動的動作。抓鼓的手心向上時鼓槌自上向下打;手背朝上時鼓槌從下往上打。

鄂溫克族舞蹈 別具特色的鄂溫克族薩滿舞

整轉鼓的作法是:當手腕從外向裏往上翻的時候打一下鼓面(過肩位置),當鼓面朝下(腰胯位置)手腕由裏向外翻動時又打一下鼓面,如此循環不斷。熟練的薩滿作起來象是手中拿着一個球體的鼓在轉動幾乎看不出上下翻腕的痕跡。

滿舞的腳下步伐:走步(前進、後退),先右腳挫着地面邁一步,後踏一下;另一種先點步後邁步。迴旋步,兩腳平踏原地自轉,先右向,後左向。此外尚有“地滾”等舞蹈技巧。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