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閣詩》:《滕王閣序》的附詩,以凝練含蓄的語言概括全序內容

本文已影響2.31W人 

王勃,字子安,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合稱“初唐四傑“,他的一生雖然短暫,但頗具傳奇色彩,留下不少文化瑰寶。下面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說起唐朝,中國人總會在腦海中描繪出一副繁榮風流的盛唐景象。大唐人才輩出,留下了數之不盡的詩歌文賦,其中有一位年輕人,在二十五歲之時便寫下一篇名垂青史的華美文章,令人讚歎不已。

然而,可惜的是,這位年輕人寫出文章的第二年,便不幸落水身亡,真是天妒英才。他的人生如同一閃而逝的流星一般,璀璨而短暫,彷彿他降生人間,就是爲了留下這一篇不朽華章。他便是王勃。

王勃,山西河津人氏,初唐時期最著名的文學家、詩人。王勃出生書香門第,六歲即能寫詩作賦,十四歲便以出衆的文采受到唐高宗的賞識而官拜朝散郎,成爲當時最年輕的朝廷命官,可謂少年得志,富貴功名不可限量。

《滕王閣詩》:《滕王閣序》的附詩,以凝練含蓄的語言概括全序內容

只可惜,在乾封二年,王勃因一篇《鬥雞賦》而受到同僚彈劾,稱其有挑撥離間之嫌,唐高宗震怒,遂將其逐出長安,一度被稱爲曠世奇才的王勃頓時淪爲被貶罪臣,不得不遠離京師,從而離開了廟堂走向了江湖,從此前程變得暗淡。

在初唐四傑裏面,王勃是排在第一位的,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無論是他的文章,還是詩歌,那都是爲後人津津樂道。可能寫一兩詩經典的詩,那並不算困難,可是要寫下《滕王閣序》這種洋洋灑灑,流芳百世的千古美文,只有天才能夠做到。

王勃身上的天才氣質,除了在《滕王閣序》中展現得淋漓盡致之外,還有在他的一些詩作裏同樣能夠感受到。譬如他的《滕王閣詩》同樣是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滕王閣詩》

唐·王勃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這首詩是王勃著名的駢文《滕王閣序》的附詩,是最早的一首七言律詩。唐高宗上元三年(676),詩人遠道去交趾探望父親,途經洪州(今江西南昌),參加閻都督宴會,即席寫下了名垂千古的《滕王閣序》,但他似乎覺得還不夠過癮,又在序末寫下了這首凝練、含蓄的詩篇,概括了全序的內容。

《滕王閣詩》:《滕王閣序》的附詩,以凝練含蓄的語言概括全序內容 第2張

首聯“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兩句從時空上描繪滕王閣。首句開門見山,用樸質的筆法點出了滕王閣的高峻。滕王閣下臨贛江,可以遠望,可以俯視。下文的“南浦”、“西山”、“閒雲”、“潭影” 和 “檻外長江” 都是從首句 “高閣臨江渚” 生髮出來的。

次句將時間推移到幾十年前。說高閣形勢是這樣的美妙,但如今誰來遊賞呢? 當年修建此閣的滕王早已逝去,他坐着鸞鈴馬車,掛着琳琅玉佩,來到閣上舉行宴會的那種豪華場面,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首句寫空間是那麼興致勃勃; 次句寫時間卻又意興闌珊。兩兩對照,隨立隨掃,作者用這種手法使讀者產生盛衰無常的感覺。寥寥兩句已把全詩主題包括無餘。

頷聯“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兩句,詩人用了“朝”“暮”兩個表時間的詞,截取了早晨和傍晚的兩個時間段,細寫立於樓中看到的悽美之景。早上高閣只有輕雲從南浦飛來相伴,閣中的畫棟顯得異常冷清;傍晚捲起珠簾,西山飄來的陰沉煙雨灑在眼前。

《滕王閣詩》:《滕王閣序》的附詩,以凝練含蓄的語言概括全序內容 第3張

這兩句看似只寫景並未寫樓,但“南浦”和“西山”選的都是遠景,可見登樓所眺之遠,並以此來襯托樓之高。這兩句將閣中的“畫棟”“珠簾”與遠處的“南浦”“西山”聯繫起來,時空闊大,氣象雄張,雖然仍是寫閣,但卻有了平面上的立體感和廣遠的空間感。

頸聯“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兩句,是對頷聯意境的延伸和深化,既說人事變遷之速,也嘆韶華易逝;其中既有閣的創建者滕王李元嬰,也有詩人自己。“律詩要處處打得通,又要處處跳得起”,“手寫此聯,眼注彼聯”(劉載熙《藝概·詩概》),王勃在這方面頗具功力。

此聯的“閒雲”與頷聯的“南浦雲”相照應,“潭影”又與首聯“臨江”相接。“日悠悠”是說天空中自由自在的白雲倒映在潭水中,悠悠然。接着說,“物換星移幾度秋”,言人生易老,而景色依然。

尾聯“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兩句詩人在抒發感慨:往事已矣,江水還在奔流,時間在無情的流逝,無論曾經多麼輝煌奪目的生命終將遠去。

在這兩句裏,詩人把目光投向了更爲廣闊的空間,讓整首詩的意境也隨之開闊起來。一個“空”字成爲情感的迸發點,將悲傷落寞之情帶到了極點,也將消沉孤寂之感帶到了極點,一切的功名利祿、所有的榮華富貴不過是過眼雲煙,或許這纔是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後的大徹大悟吧!

這首詩一共只有五十六個字,寫出了時空的變換和詩人因時空變換而發出的對世事變化、人生無常的深深感慨。

其中屬於空間的詞有閣、江、棟、簾、雲、雨、山、浦、潭影;屬於時間的詞有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今何在,這些詞融合在一起,毫無疊牀架屋的感覺。

主要的原因是它們都環繞着一箇中心——滕王閣——而各自發揮其衆星拱月的作用。這首詩相傳是王勃在極短時間草就的,是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首七言律詩,充分顯現了作爲“初唐四傑”之首的少年詩人王勃的過人才華。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