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瀆神·孤廟對寒潮》的作者是誰?又該如何鑑賞呢?

本文已影響2.33K人 

河瀆神·孤廟對寒潮

溫庭筠 〔唐代〕

孤廟對寒潮,西陵風雨蕭蕭。謝娘惆悵倚蘭橈,淚流玉箸千條。

暮天愁聽思歸樂,早梅香滿山郭。回首兩情蕭索,離魂何處飄泊?

譯文

《河瀆神·孤廟對寒潮》的作者是誰?又該如何鑑賞呢?

佇立在破敗的孤廟前,迎着江上陣陣風濤寒,看西陵峽上,風蕭蕭,雨漫漫。風雨中,瀰漫着她思歸的呼喚,飄灑着倚槳的她涕淚點點。

傍晚時聽杜鵑聲聲,聲聲唱不盡思歸的愁怨。風傳遞山裏早梅的香氣,把春的信息送到山城邊。回憶歡情時更覺心苦,遊魂何時把家還?

賞析

這是一首離別相思之作。上片開頭二句,意境闊遠,富有氣勢,爲情人離別創造出濃郁氛圍:西陵孤廟、風雨瀟瀟、寒流無盡,中間着一“對”字,言其地別無他物,顯示出環境空曠、寂寥、冷落,渲染出一種愁苦孤寂的氣氛。“謝娘”二句具體刻畫女子倚舟懷人,淚流千條,極顯其悽愴傷痛之情。

《河瀆神·孤廟對寒潮》的作者是誰?又該如何鑑賞呢? 第2張

過片二句寫主人公所聞、所見、所感:所聞爲杜鵑思歸之鳴,愈增離人日暮愁思;所見早梅已放,香滿山郭,好景已不爲己所留,以樂景寫離愁,倍覺傷懷,且“早梅”又暗與前面“寒”字合;所感則爲離恨而已。結尾句雙起單承,直接抒寫離別之苦,用“蕭索”突出思者與被思者的情狀,十分痛惜。這是主人公的推想:是不是因爲離別後,音信難通,而使情感冷淡了呢?心上人如今又在何處呢?末尾以問語出現,推進一層,表現了思念之切,也突出了主人公此刻茫然無依的心緒。

此詞背景是“孤廟”“山郭”,作者將江南的風景、風情融入了對離愁別恨的抒寫之中。整首詞由景入情,通過對特定景物的描寫,以景襯情,情景交融,韻味深遠。

創作背景

這首詞當爲初春時期溫庭筠在西陵與情人離別之作,可能作於會昌二年(842)初春詞人自吳中赴越中途中。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