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瓘能文能武忠心耿耿,最後爲何含冤而死?

本文已影響1.46W人 

大家好,這裏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衛瓘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三國時期,聞名遐邇的梟雄曹操、劉備以及呂布、關羽等人,個個都是英雄好漢。當然除了這些武將以及一代首領之外,不乏有類似於荀彧、諸葛亮以及司馬懿這樣的謀略之人。而恰恰有一類人卻被很多人遺忘,但是卻對後世影響深遠。那就是大名鼎鼎、功不可沒的大文學家兼書法家的衛瓘。衛瓘出生於書香門第之家,父親向來韜略,潛移默化便影響到了衛瓘,在父親的薰陶下,衛瓘成長得出類拔萃,父親很是欣慰。

由於社會動亂,單靠書法過日子是難以爲繼的,即便是自己想要安穩,三國時期,社會動亂,各路英雄皆在招兵買馬,衛瓘即便是想文藝一把,也沒有這樣的條件。所以深受戰亂之苦的衛瓘也加入了曹魏的軍帳之下,虎父無犬子,衛瓘的軍事本領完全不亞於當年威武的父親。在多次戰役中,衛瓘屢立戰功,很快便得到了提拔,當時曹魏的軍隊由司馬家族統領,其司馬家族在軍中威望很高,衛瓘作爲司馬昭的助手,自然是鞠躬盡瘁,然而好景不長,驍勇的衛瓘,功績過於顯赫,引來軍中其他將士的嫉妒,最終無法逃脫陷害之苦。

衛瓘能文能武忠心耿耿,最後爲何含冤而死?

消滅劉備蜀漢的天下之後,曹魏實現了短暫的統一,這個時候很多跟隨主公曹操的人不甘心於少許的賞賜,企圖謀反。以鍾會爲代表的一干人等暗自密謀,在集結了軍中若干將士之後,這支造反的軍隊很快便形成,眼看要成大事,卻被衛瓘發現。爲了阻止衛瓘的揭發,鍾會等人企圖先策反衛瓘,衛瓘深知要是不順從,自己必死無疑。看清形勢的衛瓘假裝與鍾會等人密謀,其實早已暗藏殺心。

衛瓘能文能武忠心耿耿,最後爲何含冤而死? 第2張

鍾會將這頂謀反的帽子扣到鄧艾頭上,假借鄧艾謀反之名,先將鄧艾殺死,轉移司馬昭的注意力,從而加強司馬昭對自己的信任,企圖藉機行事。衛瓘只能是察言觀色,靜觀其變,在自己得力的時候,衛瓘趁機直諫司馬昭,聽完衛瓘的一番前因後果,司馬昭一怒之下,集結所有人馬,將鍾會等人殺得片甲不留。這樣的結局很多人都會想,衛瓘算是立了頭功,司馬昭必會賞賜,然而並不是。

從戰功上來說,衛瓘不及鍾會爲造反代表的這些人的十分之一;論英勇,鍾會等人可謂是司馬昭的左膀右臂。所以這三員大將的死,司馬昭還是很捨不得的,但爲了震懾軍中其他人,司馬昭只能處死他們,所以這位大將衛瓘,用自己的計策將鍾會等人擒住,也並沒有得到司馬昭的好感,自然也不會得到重用。在這之後,衛瓘再次以同樣的方式彈劾其他大臣,引來衆臣大怒。這個時候的衛瓘可謂是人前人後都遭人白眼,在沆瀣一體的腐朽權勢之下,唯有衛瓘耿直盲忠,不得不說衛瓘智商極高,情商卻過於堪憂,所以纔會導致後來的含冤而死。常言道:“進也難,退也難”。衛瓘的結局,使後人無不不爲之感嘆其處境之難!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