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孫策外,還有哪些人讓弟弟繼承自己的位置?

本文已影響1.28W人 

一般來說,皇帝都會選擇嫡長子作爲皇位繼承人,少數也有傳給兄弟或者其他人的。這倒不是因爲這些皇帝對兒子有什麼偏見,而是從國家大局出發,選擇真正有才能、有德行的賢人,承擔治理天下的重任。就像上古聖王堯、舜、禹通過禪讓制度傳遞王位一樣, 這其實是一種對國家、對百姓都負責的做法。我們就來看看,歷史上有哪些不傳位給兒子的皇帝?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除了孫策外,還有哪些人讓弟弟繼承自己的位置?

北宋第一任太后杜太后重病不治,要立一份神祕的遺詔。她對趙匡胤說:“周世宗讓小皇帝治理天下你纔有機會,如果後周朝有年長的人做皇帝,天下還能是大宋的嗎?”因此,太后立下遺命:“趙匡胤死後,應該把帝位傳給弟弟。天下這麼大,政務又這麼複雜,如果宋朝能立長者爲君,這纔是國家的福氣啊!”趙匡胤立刻跪拜,哭泣着說:“不敢不聽從您的教導。”於是,太后命趙普把剛纔說的話寫成詔書,在結尾處落款“臣普書”。完成後,太后把遺詔藏在金櫃裏,由專人保管。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金匱之盟”。後來,趙匡胤死後帝位果然傳給了他的親弟弟趙光義,也就是宋太宗。

除了孫策外,還有哪些人讓弟弟繼承自己的位置? 第2張

孫吳政權奠基者孫策,傳位給弟弟孫權。孫策雖未稱帝,但是三國鼎立的時代,孫策平定江東,算是吳國的第一位首領,可惜英年早逝。臨終前,孫策沒有將東吳事業託付給年幼的兒子,而是選擇德才兼備的孫權。《三國志》記載,孫策曾對孫權說:“舉江東之衆,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而孫權的確不負衆望,將父兄的霸業不斷髮展,成爲東吳的開國皇帝。

宋高宗趙構,無子嗣,傳位給養子宋孝宗。由於宋孝宗的即位,宋朝皇位終於迴歸太祖趙匡胤子孫一脈,也算是“物歸原主”。孝宗還是南宋最有作爲的皇帝,《宋史》稱讚他“卓然爲南渡諸帝之首”。比如他爲岳飛冤案平反,力主收復中原失地;整治貪官、重視農業,南宋從動亂進入中興時期,史稱“乾淳之治”。

明熹宗朱由校,子嗣早夭,傳位給弟弟明思宗朱由檢。明熹宗是歷史上罕見的“木匠皇帝”,在朝政上沒有什麼建樹,但在臨終前決定傳位給弟弟朱由檢。《明史紀事本末》記載他的話:“吾弟當爲堯舜之君。”朱由檢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崇禎皇帝,也就是明朝最後一位皇帝。但是他本人勤於政務,大力清除閹黨,力圖扭轉明朝的敗亡之勢。明朝滅亡時,他自縊殉國,也是一位很有氣節的皇帝。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