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是怎麼把江山還給李唐的?一朝鋒芒乍現

本文已影響2.73W人 

大家好,說起狄仁傑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狄仁傑,字懷英,幷州太原人,是唐朝以及武周時期著名的政治家。他的一生都處在宦海沉浮中;他剛直不阿,疾惡如仇,將孝、忠、廉奉爲大義。狄仁傑作爲一個封建王朝的傑出政治家,每每到一地任職都勤勤懇懇,心繫百姓,因而受到百姓的愛戴,而且政績卓越同樣也受到朝堂中許多官員的尊敬。他身居宰輔要職,能直言上諫,對武則天爲政不善之處加以糾正。狄仁傑所處的時代,正是上承貞觀,下啓開元,在這一時期,他做出了極爲顯著的貢獻。他死後,被追贈爲文昌右相,諡號文惠。唐中宗李顯復位後,又追贈司空、樑國公,累贈太師,配享中宗廟廷。

那麼狄仁傑這樣一個這樣一個傑出的政治家是如何成爲再造大唐的功臣呢?

狄仁傑是怎麼把江山還給李唐的?一朝鋒芒乍現

狄仁傑雖然身爲武周的宰相,但卻心繫大唐。聖曆元年(698)武則天在立儲問題上與狄仁傑商議,有立其侄子武三思爲皇太子的意思,狄仁傑毫不猶豫,直言勸諫說:“太宗皇帝櫛風沐雨,千辛萬苦平定天下,傳江山於子孫。先帝臨終前又將兩位皇子託付給陛下,陛下現在要把天下移交給外姓嗎?況且,姑侄與母子哪個關係更爲親近?陛下您立兒子爲太子,千秋萬歲後可以配享太廟。如果立您的侄子,可曾聽說過姑姑配享宗廟的?”

並且,作爲武則天所倚重的宰輔,他多次勸說武則天迎回流放在房州的廬陵王李顯。後來武則天在各方壓力下終於接回李顯,但她將李顯藏在帳後,才召見狄仁傑,在談話期間她故意說起廬陵王之事。狄仁傑情真意切,懇求將廬陵王接回,以至於哭泣不止。這時武則天讓李顯從帳後出來,對狄仁傑說:“朕現在將皇太子還給你。”狄仁傑再叩首,又說道:“太子是回朝了,但是朝中卻無人可知,世人言語紛雜,這樣迎回太子怎麼能讓他們相信呢?”於是武則天便先將李顯安頓在龍門,之後按親王禮節名正言順地迎回宮中。滿朝文武大成以及天下的百姓,沒有不歡欣鼓舞的。

這些成果只是狄仁傑直接造就的,在間接上,他同樣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說到武周時期結束,李唐王朝延續,就不得不提到一次政變,即“神龍政變”。

狄仁傑是怎麼把江山還給李唐的?一朝鋒芒乍現 第2張

神龍元年(705)正月二十二日癸卯,一批擁護李唐的大臣聯合太子李顯趁武則天大病臥牀時誣稱武則天男寵張易之和張昌宗兩兄弟謀反,之後率領禁軍誅殺張易之、張昌宗,再包圍集仙殿, 逼迫仍在病中且已至暮年的武則天退位。次日,武則天任命太子李顯爲監國。第三天,禪讓皇位。第四天,李顯正式復位。二月初四(3月3日),復國號爲唐,自此武周朝廷終結,李唐王朝復辟成功。

神龍政變是極爲重要的一次政治革命,可以說,沒有這次政變,天下還能不能回到李唐王室的手中就不一定了。可我們也知道,狄仁傑死於久視元年(700),他並沒有活到這次政變開始,那麼這再造大唐的豐功偉績,與他有什麼關係呢?

其實狄仁傑不只是一位合格的宰輔,他同樣爲朝廷舉薦了大量的人才。他是由婁世德舉薦,在知道婁公的良苦用心後,也效仿其推舉了大批的優秀人才,可謂門生故吏滿天下。曾有人對狄仁傑說:“治理天下的賢能之臣,都出自您的門下啊。”狄仁傑卻說:“舉薦賢才,推舉有識之士,無一不是爲了國家着想,這些並不是我個人的打算啊。”

他舉薦的荊州長史張柬之、夏官侍郎姚崇、監察御史桓彥範、太州刺史敬暉等數十人,無一不成了名垂青史的名臣。其中的張柬之、敬暉、袁恕己、桓彥範、崔玄昁等人,都成爲了策動神龍政變的骨幹力量。也就是說,狄公以自己忠於李唐的思想,教化影響了一大批人才,在神龍政變上,狄公同樣功不可沒。

狄仁傑是怎麼把江山還給李唐的?一朝鋒芒乍現 第3張

狄仁傑既極力上諫迎回了太子李顯,又爲李唐王朝光復培養了大量人才。他作爲李唐忠臣,卻也能獲得武則天的尊敬,在他死後武則天甚至感嘆:“上天爲何要奪走我的狄公!”

可以說,他既沒有盲目的追隨李唐舊臣,想要推翻武則天的統治,也沒有放棄復辟李唐,而且還爲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就是一個政治家的智慧,也是最爲合適的舉動。在當時的環境下,一味製造混亂只會傷害百姓,反而是潛移默化,爲之做長遠計劃更爲恰當。狄仁傑清楚地知道,一旦武則天死去,武周王朝將不復存在,因爲武家沒有第二個像武則天這般雄才大略的人了。韜光養晦,一朝鋒芒乍現,以最小的代價換回了李唐的整個江山。狄仁傑這個再造大唐的功臣的名號,當之無愧。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