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歷史上的狄仁傑與武則天關係究竟如何?

本文已影響2.57W人 

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狄仁傑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提起狄仁傑,年輕人想起的可能是香港著名導演徐克監製的系列電影——《狄仁傑之四大天王》、《狄仁傑之神都龍王》或電視劇《狄仁傑探案傳奇》等戲碼。

也許真實歷史上的狄仁傑可能讓你失望,他不會武功,長得也不英俊,和普通人沒區別。不過他有一顆赤膽忠心,有一身浩然正氣,他死後女皇武則天哭着說:“廟堂空矣,老臣去矣!”

狄仁傑如此受女皇的寵愛,他的魅力何在?難道二人有一腿?欲解之謎,親們接着往下看。

狄仁傑(630~700)是今山西太原人,而女皇武則天則是今山西文水縣人,太原和文水相隔不過86公里的路程。顯然二人是老鄉,這也許是狄仁傑受寵的其中一個原因吧?(蔣介石就有很深的鄉土觀念,浙江系的將領很得寵)。

仁杰少年聰敏,一路過關斬將,由秀才到舉人,30歲時(660年)考中進士,仁杰像一個實力派演員閃亮登場。

他的出現受到了時任工部尚書閻立本的青睞,閻稱之爲“滄海遺珠”。隨後推薦他出任幷州(太原)都督府的法曹(法官)。

仁杰從基層做起,一步一個腳印,經過16年的努力奉獻,46歲時(676年)升任大理寺寺丞(宋朝最高法院院長)。

感謝上天的眷顧,仁杰如魚得水,“業務水平”發揮到了極致,一年內宣判案件上萬,涉及一萬七千人之多,卻無一冤訴。(零失誤)

揭祕:歷史上的狄仁傑與武則天關係究竟如何?

由於成績矚目,3年後(679年),49歲時被高宗李治提升爲知頓使(相當於宋朝最高監察長),高宗李治賦予他彈劾官員的職責。

狄仁傑很好發揮了職權作用,比如他彈劾左司郎中王本立貪贓枉法,驕橫跋扈一案,提請交“法院”(法司)審理,但高宗卻下詔寬免。

狄仁傑抗旨諫道:“國家雖然求賢如渴,但不需要這樣的蛀蟲!皇上非要寬赦王本立,就把臣放逐到無人之地,讓朝中大臣看看做忠臣的結果。”

高宗悔悟,王本立最後被治罪,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這只是其中的一朵浪花而已。

仁杰以忠正廉潔而譽滿天下,這也引起了一些官員的嫉妒,“工作性質決定了仁杰勢必得罪一些權貴。”期間也經歷了起起伏伏,但他堅信,是金子總要發光的。

轉眼12年過去了,這12年中起起落落,狄仁傑始終在地方爲官,“位卑不敢忘國”,仁杰的辛勤工作換來了百姓的擁戴。

天授二年(691年),仁杰被女皇武則天升任同鳳閣鸞臺平章事(相當於宰相)。由地方轉任朝廷高官,狄仁傑這一年61歲。

有道是“爲官只說三分話,莫拋一片赤誠心”(貪官語),狄仁傑剛正不阿引起了酷吏來俊臣的嫉妒恨。

來俊臣在他升任宰相的次年(692年)正月誣陷狄仁傑謀反。

按說來俊臣和仁杰都是一個系統的官員,應該相互提攜,但“忠奸勢不兩立”,加上仁杰太出色了,“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這句話永遠沒錯。

來俊臣誣陷仁杰謀反。這個時間點是武則天最敏感的時期,因爲朝中大臣對她“廢唐立周”稱帝頗多非議。狄仁傑隨之投入大獄,此時他頭腦十分冷靜,很快招認了“謀反罪”。

這就是我說的仁杰冷靜的地方,他是法律專家,知道里面的貓膩,原來宋朝法律規定,只要謀反罪一經審問承認可減免死罪。狄仁傑這招叫“好漢不吃眼前虧”。

先避免捱打再慢慢想辦法。來俊臣見他“竹筒倒豆子”挺爽快招了,於是對他放鬆了警惕。

有一次,他的兒子探監,他把事先寫好的冤屈訴狀讓兒子偷偷帶給武則天。

武則天看到“訴狀”,決定親自過問仁杰謀反案。

武則天問仁杰:你沒有做謀反的事,你爲什麼承認謀反?狄仁傑道:“我如果不承認造反,早已死於酷刑了,陛下怎能見到我,縱有天大的冤情誰來訴呢?”

揭祕:歷史上的狄仁傑與武則天關係究竟如何? 第2張

武則天又問:“那你爲何要做《謝死表》呢”?(犯人心甘情願伏法寫的報告)狄仁傑一聽滿頭露水,不知道陛下在說什麼。

武則天拿出《謝死表》讓狄仁傑看,仁杰一眼就看出這是假造《謝死表》,因爲根本就不是他的筆跡。

原來這都是來俊臣僞造的《謝死表》,一切真相大白,武則天免去狄仁傑等大臣的死罪,但死罪免活罪不饒,狄仁傑被貶到彭澤擔任縣令。令人奇怪的是:來俊臣卻沒受到任何懲罰。

原來此時武則天重用酷吏,打擊擁唐派,換言之,武則天還需要來俊臣。

當武則天的皇位穩定後,像來俊臣這樣的酷吏也就失去了作用,武則天不是昏君,她知道自己需要的是治國安民的忠臣和能臣。

公元697年6月,武則天處死了來俊臣,延續14年之久的恐怖酷吏政治宣告結束。(狡兔死走狗烹……這話沒毛病)

神功元年(697年)7月,狄仁傑復出再次拜相。擔任鸞臺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加授銀青光祿大夫。

狄仁傑的仕途可謂三起三落,一慨三嘆!

有道是“歲月不饒人”,狄仁傑到了人生的暮年。武則天曾問他“百年之後誰來接替他的職務”。他說:“非張柬之莫屬”。

久視元年(700年)某天,久病臥牀的狄仁傑到了彌留之際,武則天急忙趕來,他用斷斷續續的語氣,再次推薦張柬之爲宰相,武則天含淚點了點頭。

(張柬之最後是復唐的功臣,在他領導下,逼武則天退位,迎武則天的兒子唐睿宗李旦復位,結束了武則天建立的“武周”)

綜合上面的觀點,講真狄仁傑根本就不贊成武則天稱帝,只不過看到武治理的國家還不錯,爲了避免刀兵之苦,讓百姓有個安定的生活環境,狄仁傑只好盡心盡力輔佐武則天。

武則天是個聰明女人,能臣和情人分得很清楚,比如狄仁傑多次羞辱武則天的面首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倆,兄弟倆多次告御狀,但武則天一笑而過,當政和享樂武則天拿捏的恰到好處。

武則天不可能把狄仁傑發展成情人,他倆只是惺惺相惜,上下級關係而已,別想的太多,武則天看中的是狄仁傑的才能,情人還是找張氏兄弟這樣的小鮮肉,狄仁傑只比武則天小6歲,武則天不喜歡“老臘肉”。元芳,你怎麼看?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