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景帝劉啓的寵妃,慄姬是怎麼死的?

本文已影響2.83W人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慄妃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慄妃在景帝還是太子就很得寵,因此也爲景帝生了三個兒子,長子臨江閔王劉榮、皇二子河間獻王劉德、皇三子臨江哀王劉閼於。按理說,爲皇帝誕下排名前三的三位皇子,又深得景帝寵幸,應該是皇后最佳人選,皇長子即皇帝位,晉升皇太后也很有可能。然而,一把好牌卻被慄妃打得稀爛。

得罪貴人

慄妃早年得寵,但隨着時間推移,景帝也不再寵愛她。而就在此時,景帝的姐姐劉嫖又不停地爲他尋找美女,慄妃將自己失寵的賬記到劉嫖頭上,二人就此結下樑子。慄妃此時還未發作,畢竟身份卑微,一個是長公主,一個是妃子,影響力還是有限。

漢景帝劉啓的寵妃,慄姬是怎麼死的?

慄妃弱,劉嫖強的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景帝四年(前153年)。2年前,景帝經歷了七國之亂,痛定思痛,他意識到了立儲君的重要性:早立太子,避免諸侯王覬覦皇位,再生事端。經過再三考察和思考,景帝四年決定立慄妃之子也是景帝庶長子劉榮爲太子。

劉榮立爲太子後,慄妃更加跋扈,畢竟按照歷史慣例,母以子貴,兒子爲太子,她封皇后是遲早的事,將來兒子即位,她稱爲太皇太后也是遲早的事。

一看劉榮得封太子,野心勃勃的長公主坐不住了。她派人向慄妃提親,想要把自己女兒阿嬌許配給太子,促成兩家聯姻,保證長公主家族地位長久不衰。

慄妃與長公主向來不和,加之現在兒子封太子,更加不把長公主放在眼裏,果斷拒絕了這樁婚事。加之前去提親的吳婆爲了推卸責任,添油加醋、挑撥離間,回報長公主,這下慄妃把長公主徹底得罪了。

對於此事太子太傅竇嬰說出了要害,他說:兩宮之內,誰都可以得罪,唯獨不能得罪長公主,今漢室天下,一者太后,二者皇上,三者樑王,唯有長公主可以穿梭期間、遊刃有餘。皇上那視爲親情,但說無妨;太后那視爲體貼,母女情深;樑王是長公主的小弟弟。可見長公主能量之大。

漢景帝劉啓的寵妃,慄姬是怎麼死的? 第2張

而另一邊,阿嬌和王美人的兒子劉彘(徹)定了娃娃親,成功聯姻,結成王劉聯盟,這個聯盟是劉彘(徹)日後被立爲儲君的重要政治基礎,也是劉榮被廢、慄妃被殺的重要原因。

恃寵而驕

就算慄妃如此驕躁,還得罪了不少人,畢竟劉榮還是太子,景帝從政治穩定的角度考慮,還打算挽救她,給她機會。然而,慄妃再次拒絕了景帝的挽救。這要從景帝“託孤”慄妃說起。

一次,景帝在湯泉宮養病,慄妃服侍在旁。景帝問她:他死後如何待其他皇子?她竟然回答:難道他們自己不會照顧自己?臣妾又不是他們的奶媽。按照《史記·外戚列傳》的記載:百歲後善視之,慄姬怒,不肯應,言不遜,景帝恚,心嗛之而爲發。而野史《漢武故事》記載:慄姬怒,弗肯應,罵上老狗。什麼?罵皇上老狗?一個妃子,怎麼會有如此膽量。我的理解是恃寵而驕。

景帝之所以託孤,說明無廢太子之念,有立皇后之心,然而慄妃的驕縱和幼稚讓她錯過了最後的機會,那等待她的必然是被廢、被殺。

慄妃之死

王劉聯盟對慄妃的打擊要從大行令慄賁說起。慄賁是慄妃的哥哥,任大行令,司朝廷禮儀。薄皇后被廢后,後位一直空缺,而慄妃又傷了景帝的心,景帝暫無立後之念。長公主對景帝的心思十分了解。並心生一計。

長公主召見大行令慄賁,對他說:景帝早有立慄妃爲後之意,但自己不便提出,要大臣提及此事。不明真相的慄賁果斷進言,說什麼母以子貴、子以母貴,建議皇上立太子之母慄妃爲皇后。結果景帝大怒,將慄賁以大不敬論罪,按照漢朝律法,大不敬當問斬。慄賁死。

漢景帝劉啓的寵妃,慄姬是怎麼死的? 第3張

隨後,慄妃被廢,被打入冷宮,後自殺。關於她的自殺,我一直持懷疑態度,幼稚的慄姬還以爲皇上只是跟她慪氣,只要氣消了就會赦免她,她一心等着皇上,怎麼又會自殺呢?而且郅都剛去看過慄妃,她就自殺,這是不是太巧了?所以關於慄妃之死,更可靠應該是景帝授意或者默許郅都殺了她。

慄妃死了,她的死因值得我們反思,在我看來,慄妃知識主要有以下原因。

1.恃寵而驕。慄妃依仗景帝對他的寵愛,囂張跋扈,完全不把別人放在眼裏,她都“罵上老狗”了,還能把誰當回事呢。這樣的性情導致兩個結果,一方面得罪很多人,特別得罪皇帝和長公主;另一方面,她的囂張跋扈引來嫉妒和恨,無形之中樹敵。

2.缺乏政治智慧。慄妃是個地地道道的小女人,毫無城府,甚至可以說有些幼稚,這是她被殺的根本原因。第一,得罪了最不該得罪的長公主,這說明她壓根沒看到長公主的能量;第二,景帝託孤,她果斷拒絕,這說明她沒聽東景帝想要立她爲後,將其他兒女交代給她的意思;第三,被廢后,還幼稚的以爲景帝再跟她慪氣。在慄妃眼中,景帝只是一個男人,她忘了景帝還是皇帝,還是天下之主。愚蠢之極,最紅她的愚蠢害死了她。

看了慄妃之死,反觀現實生活又何嘗不是如此,有的人一朝權在手,並把令來行,有權就是韌性,結果往往不得善終。反倒是爲人低調、穩重,默默觀察周邊一人一事的人笑到最後。正如竇嬰對慄妃的勸告:宮闈之事,不到最後一刻,什麼事都可能發生。

以人爲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爲鑑,可以知興替。其實,爲人處世的道理就那麼點,史書都已經寫了,最後借用劇中竇太后的一句臺詞與讀者共勉:得寵尚需思辱,居安仍要思。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