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能夠成就霸業,這四對相國和君王CP功不可沒

本文已影響2.51W人 

治世的君王和開國的君王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尤其是在用人上。縱觀秦國曆史,其中有這麼四位君王,值得去探討。因爲他們用人都有一套,而且非常用的很巧妙,結合當時本國的情況,各諸侯國的情況,任用賢能,而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重用外臣。

 什麼是外臣?

這個說法,要回歸到當時春秋戰國的環境中去。那個時候大家還沒有同一個民族的意識,無論是春秋五霸,還是戰國七雄。都是以本國爲重,而且這些諸侯國本來就是周王朝但是按照貢獻分封的,封地基本以某個姓氏爲主。

而諸侯國的國君當然是重用自己人,自己家族的人,這樣比較容易統治封地。這就出現了累世公卿,當時又沒有科舉制,更沒有郡縣制,都是分封,周王室分封諸侯,諸侯分封自己的兒子親戚去鎮守管理各個城鎮。

那麼對於不是本國的人,就稱爲外臣,很難在仕途上有所作爲,無論是君王還是臣子都會認爲非我族類其心必誅。所以當時人們都是認爲我是秦國人,他是趙國人,你是楚國人等等。在這種環境,秦國逐漸強大,可以說靠的基本都是這些外臣。

秦國能夠成就霸業,這四對相國和君王CP功不可沒

網絡配圖

 秦穆公用百里奚

秦穆公讓秦國稱爲五霸之一,正是任用了賢能百里奚。而這個百里奚就是虞國人,在春秋時期除了五霸之外,還有很多小的諸侯國,虞國就是其中一個。也有羊皮換相的美譽,百里奚就是一個外臣,後來百里奚又推薦了蹇叔。

百里奚被重用的時候已經五十多歲了,這兩個人輔佐秦穆公,讓秦國第一次強大起來,並且打敗了當時的晉國,成爲中原的霸主。

秦孝公用商鞅

商鞅變法,很具有代表意義。商鞅是衛國人,去過好幾個國家,都沒有被重用,後來到了秦國,秦孝公正在招募天下人才,就重用了他。當時的秦國是外憂內患,家族士大夫亂政。到了戰國時期,被魏國大將吳起一仗打的差點滅國。

秦國能夠成就霸業,這四對相國和君王CP功不可沒 第2張

網絡配圖

之後一直被魏國欺負,秦孝公勵精圖治,重用商鞅,在秦國實行變法,雖然殘酷了點,但亂世需用重典,這種情況下必須有嚴格的法律來約束人。秦孝公和商鞅也是一對很好的CP組合,雖然商鞅的下場慘了點,但一生的抱負實現了。

秦惠文王用張儀

張儀在青史留名,一代縱橫家。張儀是魏國人,當時的環境是三強四弱,秦國要想獨強,就必須連橫,聯合一兩個國家,欺負下其他的國家,擴張領土。外交就變得很重要,需要的就是一個縱橫家,外交牛人。

張儀就找到了用武之地,時勢造英雄,他的才能也正好適合當時的歷史環境。而在秦惠文王死後,張儀不被重用,後歸魏國,做了兩年相國死去。

秦始皇用李斯

秦國能夠成就霸業,這四對相國和君王CP功不可沒 第3張

網絡配圖

李斯是楚國人,被秦國相國呂不韋培養,後被秦始皇重用,李斯師從荀子,學習帝王之術。是法家的代表人物,秦始皇採用他的建議實行郡縣制,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等等,當然也採用了他的焚書坑儒建議。

秦國當時的情況已經是一家獨大了,統一六國也是趨勢,而李斯正好在這個時候出現。能力就是如何統一管理,如何治理天下,尤其是民族融合方面。秦始皇死後,到秦二世,李斯不被重用,最後被腰斬。

一朝天子一朝臣,是有這麼個規律存在。然而正是這四對最佳CP組合,才造就了秦國一統天下的霸業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