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國的具體位置究竟是哪裏?在現在的什麼地方

本文已影響2.91W人 

賴字在古代的讀音與厲字相通,根據古漢語同音通假的規則,常常與厲字混淆在一起,賴國也因此被稱爲厲國。如在《<春秋>三傳》中,同樣記載昭公四年楚滅賴國一件事,【遂以諸侯滅賴。賴子面縛銜璧,士袒,輿櫬從之,造於中軍。王問諸椒(伍)舉,對曰:”成王克許,許僖公如是,王親釋其縛,受其璧,焚其櫬。“王從之。遷賴於鄢。楚子欲遷許於賴,使鬥韋龜與公子棄疾城之而還。】在《左傳》中作“賴”,在《穀梁傳》、《公羊傳》中都作“厲“。故而有人認爲,古代的賴國就是厲國。但事實上把所有的賴國”以爲即厲非也“。特別是歷史上並不僅有一個賴(厲)國,更使賴國的歷史顯得撲朔迷離。僅在賴國地望問題上,就存在以下六種說法:

說法一

賴國在湖北隨州。主張這一說法的人,最有代表性的是西晉人杜預。他在《左傳·桓公十三年》”楚子使賴人追之不及“注中說:”賴國在義陽隨縣。“這裏所說的義陽即義陽郡,當時郡治今湖北桑陽東南。隨縣即今湖北隨州東北殷店(舊稱殷家店)一帶。由於賴、厲通假,這裏的賴國也稱厲國,賴國滅亡後的地方也稱厲鄉或古厲鄉。如《漢書·地理志》南陽郡隨縣注曰:”厲鄉,故厲國也。“顏師古注:”厲,讀曰賴。“又在《西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一書中,收錄有一首中鯽銘文,其中有”王錫中馬自隘侯四騄“等字,有人認爲其中的”隘“即厲字,說明在西周初年的湖北隨州一帶就有一個厲國。但大多數人認爲,這一厲國也僅是厲國,與賴國無關,杜預所說的在隨州的賴國實際是厲國之誤。

賴國的具體位置究竟是哪裏?在現在的什麼地方

說法二

賴國在河南鹿邑。主張這一說法的人,以明清之際的王夫之爲代表。他在《春秋裨疏》一書中,不贊成杜預對《春秋·僖公十五年》”齊師、曹師伐厲“一句對厲國地望的註釋,認爲厲國不可能像杜預所說的那樣是”楚與國,義陽隨縣北有厲鄉“,而應在鹿邑老子所生的苦縣厲鄉。《史記·老子列傳》也記載:”老子,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注:”正義曰:厲,音賴。“《普太康地記》:”苦縣東有賴鄉村,老子所生地。“《魏書·地形志》:”武平有賴鄉 城。“上述所指都是一處。此外,近人楊伯駿也在《春秋左傳注》中支持王夫之的說法,認爲”以地理考之,齊移救徐之師以伐厲,《裨疏》之說較合“。事實上,當時齊、曹兩國的軍隊討伐厲國,是因爲楚國軍隊入侵徐國,伐厲的原因是爲了救徐。從方位上看,假設杜預所說的厲國在湖北隨州符合事實,但徐國在今安徽泗縣一帶,與厲國相去甚遠,中間又有其它國家相阻隔,齊、曹顯然不可能用兵於千里之外。況且從齊曹兩國的力量看,在齊國最爲強盛的齊桓公時期,曾聯合宋、陳、衛、鄭、許、曹六國軍隊與楚國作戰,但也僅得以進軍到遠離楚國腹地的楚國邊境陘(今河南方城一帶)。更何況這時的齊國已經衰落,又缺乏當年七國聯軍的聲勢,僅以齊、曹兩國綿薄之力,斷然不可能進軍到楚國腹心之地的厲。所以,這裏所說厲國顯然不是遠在湖北隨州的厲國,而只能是距徐國最近的鹿邑一帶的厲國;

賴國的具體位置究竟是哪裏?在現在的什麼地方 第2張

說法三

賴國在河南息縣。主張這一說法的人,以西晉的司馬彪爲代表。他在《後漢書·郡國志》中注汝南褒信(今息縣東北包信鎮)曰:”褒信,侯國,有賴亭,故國。“此後,宋朝人鄭樵、羅泌、元朝人馬端臨等都贊同這種說法。如鄭樵在《通志·氏族略》中說:”賴,子爵,今蔡州褒信有賴亭,即其地也,昭四年爲楚所滅。“羅泌《路史·國名紀》、馬端臨《文獻通考》中有也有同樣說法。清朝人顧棟高着《春秋大事表》,兩次提到賴國在息縣東北。其中在《楚疆域表》中說:”昭四年滅賴,今河南光州息縣東北爲賴國地。“又在《列國地形犬牙相錯》中說:”賴在息縣東北。“另外,在嘉慶年間編修的《息縣誌》中,也說”褒信在息縣東北七十里,……後廢爲集。古賴國,今賴亭是“。上述主張賴國在息縣東北的人都是不同時期歷史地理學界的權威人物,言之鑿鑿,且記載聯貫,具在較大的可信性。況旦從魯昭公四年的歷史事實考察,當時的楚國軍隊一直在淮河流域活動,其滅賴是在東伐吳、取朱方、殺慶封之後、取山東之曾之前的一次行動,既沒有時間也沒有必要象杜預所說的那樣去滅掉早已歸屬楚國並遠在楚國心腹之地的隨州之厲,而只能在回到自己邊邑地區稍作休整時滅掉息縣之賴。關於這點,從楚國滅賴後對賴國後事的處理上也可看出一些端倪。如據《左傳》記載,楚滅賴後,欲遷許於此,並使鬥韋龜、公子棄疾城之,而楚大夫申無宇卻說:”城竟莫校。“杜預注:”謂築城於外竟,諸侯無與爭。“楊伯駿注:”築城於邊境。“這些實際上都是在告訴我們,楚國滅賴後要築城的地方是在楚國邊境,由於這裏是賴國故地,因此賴國也只能是在淮河流域的息縣之賴,而不可能是別的地方的賴國;

說法四

賴在山東聊城西。主張這一說法的人,以東漢人服虔爲代表。他曾着有《春秋左氏傳解》一書,提出這一觀點。後來,唐朝人裴捆爲《史記·齊太公世家》”晉趙鞅伐齊,至賴而去“集解,又引他的話說:”賴,齊邑。“此後,清朝人江永着《春秋地理考實》,也認爲《左傳·哀公十年》”毀高唐之郭,侵及賴而還“中的賴”地近東昌府高唐也“。這裏所說的高唐便指今聊城西部一帶。

說法五

賴在山東章丘西北(或歷城東)。主張這種說法的人主要是近代的一些地理學家。他們認爲,《左傳·哀公六年》所記”齊侯陽生使胡姬以安孺子如賴“之賴所指即此,並引《後漢書·郡國志》曰:”菅縣有賴亭。“菅縣即今章丘西北一帶。

賴國的具體位置究竟是哪裏?在現在的什麼地方 第3張

說法六

賴國在河南商城南。主張這一說法的人,以明末清初人顧祖禹爲代表。他在《讀史方輿紀要·河南汝寧府光州商城縣》注中說:”賴亭,在縣南,春秋時賴國也。昭四年,楚滅賴,楚子欲遷許於賴即此。“此後,顧棟高在《春秋大事表·存滅表》中也主此說,認爲”今河南光州商城南有賴亭“。但當代研究者認爲,這種說法”與較早的文獻記載不合“,是”清初《讀史方輿紀要》以來的誤記“,因而不足取信。

上述六種說法,基本上包括了古今關於賴國地望的主要觀點。其中隨州、鹿邑之賴多稱厲國,聊城、章丘之賴一般認爲是邑名,商城之說形成較晚,只有河南息縣賴國被較多的人認爲是《左傳·昭公四年》所記被楚國滅掉的賴國。也正因如此,《通志·氏族略》才說這一賴國在”魯昭四年爲楚所滅,子孫以國爲氏“,成爲賴姓人得姓的淵源之地。

《賴氏起源研討會會議紀要》

由河南省僑辦、省僑聯和息縣賴氏研究會聯合發起,於1995年12月26日至27日在河南息縣召開了“賴氏起源學術研討會”。來自西安、鄭州、開封、信陽等地的有關領導和專家學者共30餘人出席了會議。經過現場考察和學術論證,對如下問題取得了共識:

1、 與會學者列舉大量古代文獻資料,認爲今息縣包信鎮古稱褒信,乃古代賴國故地。賴於公元前538年爲楚所滅,其後以國爲氏,稱爲賴氏。

2、 息縣包信鎮東南2公里的閭河之濱,有一座古代城址,與會專家學者考察認爲該城址即是周代賴國故城。

3、 與會學者經對賴氏起源全面深入分析,一致認爲,賴氏祖根在息縣包信鎮。

4、 爲了進一步對賴氏起源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建議有關部門對賴國故城進行全面勘察發掘,加強對賴國文物的蒐集和研究,並將賴國故城列爲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賴國的具體位置究竟是哪裏?在現在的什麼地方 第4張

史料記載:

1、《左傳》。在卷十《昭公四年》中詳細地記載了楚滅賴的情形:“遂以諸侯滅賴,賴子面縛銜璧,士袒,輿櫬從之,造於中軍。王問諸椒舉。對日:‘成王克許,許僖公如是。王親釋其縛,受其璧,焚其櫬’。王從之,遷賴於鄢。”

2、《後漢書·郡國志》載:汝南郡,“褒信侯國,有賴亭,故國。”

3、《通志·氏族略》中《周不得姓之國》載:“賴氏,子爵,今蔡州褒信有賴亭,即其地也。”

4、宋代羅泌著《路史》載:“賴,子爵,蔡之褒信有賴亭,楚滅之。”

5、元代史學家馬端臨著《文獻通考》載:“賴姓,子爵,國在……今蔡州褒信縣”。

6、清代顧棟高編《春秋大事表》卷四載:昭四年滅賴。今河南光州息縣東北爲賴國地。卷六載:“息縣西南七裏有息城,賴在息縣東北。”

7、清初高士奇著《春秋地名考略》卷十三載:“昭四年……(楚)執齊慶封殺之,遂滅賴。……《後漢志》褒信有賴亭,故賴國。”

8、《文獻通考》雲:“賴國在褒信縣。漢褒信縣劉宋改苞信,元省爲包信鎮,今在息縣東北,其賴亭則在。”

9、清代學者張澍編《姓氏尋源》載:“賴氏《風俗通》雲:春秋時有賴國,其後以國氏。澍按:司馬彪日:汝南褒信縣有賴亭,故賴國。楚滅之,子孫以國爲氏……賴古作厲,世以爲即厲,非也。《晉志》雲:厲、賴二國。”

賴國的具體位置究竟是哪裏?在現在的什麼地方 第5張

10、清代史學家沈欽韓《春秋左傳地名補註》載:“汝南褒信侯國有賴亭。”

11、清順治年間《息縣誌》載:“賴子未詳始封姓氏,子爵,武王十有三年已卯建國,至景王七年癸亥秋七月楚子以諸侯伐吳,遂滅賴。賴子面縛銜璧,士袒,輿櫬從之,造於中軍。王問諸椒舉,對日:‘成王克許,許僖公如是。王親釋其縛,受其璧,焚其櫬’楚子從之,遷賴於鄢。遂亡。傳國曆五百八十五年。”

12、清成豐年間桂文燦編繪的《春秋列國圖》標誌賴國於息縣東北處。

13、近代學者童書業著《春秋史》載:“楚靈王……用諸侯的兵攻滅賴國(約在今河南東部,與安徽接界處),把賴民遷到鄢地。”

14、現代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等編繪的《中國歷史地圖集》也同樣標誌賴國於息縣東北。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