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爲什麼不能想吃什麼就吃什麼?“菜不過三口”是怎麼回事?

本文已影響9.22K人 

清朝皇帝爲什麼不能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俗話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作爲皇帝想要做什麼沒人可以阻擋,尤其是清代,皇權高度集中,幾乎到了“爲所欲爲”的程度。可偏偏有一件事讓清代諸帝較爲頭疼,那就是想吃什麼不能明說,要靠身邊的太監去猜。

清朝皇帝爲什麼不能想吃什麼就吃什麼?“菜不過三口”是怎麼回事?

皇帝用膳有固定的時間,但無固定的地點,一般多選在皇帝的寢宮或活動的地方進膳。雍正以後都以養心殿爲寢宮,在裏面批閱奏章、處理政事,然後在養心殿東暖閣進膳。皇帝的身邊都有幾個專門負責背桌子的侍從,只要“傳膳”令下,背桌子的侍從立即將三張桌子一字排開,傳膳太監手捧膳盒,從御膳房中將準備好的飯菜逐一擺在膳桌上。

通常情況下,皇帝很難按照正點吃飯,政務繁忙時會晚點吃,但不會超過下午兩點;不忙時會早點吃也不會超過中午十一點。兩頓正餐之外,皇帝也會隨時傳膳,沒有固定時間。這種情況下,御廚們爲皇帝準備的爆炒菜比較多,因爲這類菜餚製作時間短,能做到隨傳隨上。

清朝皇帝爲什麼不能想吃什麼就吃什麼?“菜不過三口”是怎麼回事? 第2張

另外較多用的方法還有燒、蒸、燉,這些菜往往能一直放在火上加熱,而且越熱越入味,皇帝只要一傳,馬上就能從鍋中取出送過去

不過皇帝如果餓了,需要傳膳,並不會下令說“今天我想吃什麼”一類的旨意,這樣做有違皇帝的威嚴,而是要由身邊的貼身總管代爲轉達。這樣伺候皇帝的太監就需要非常善於察言觀色,知道主子心裏有什麼想法,不用主子明說就能辦好。

清代有祖制家法很嚴,定下了“菜不過三口”,皇帝愛吃什麼、不愛吃什麼是絕不能讓外人知道的。這是因爲一來怕有人從中做文章,比如下毒;二來是怕傳揚出去,有些大臣會投其所好,賄賂邀寵,用口腹之慾腐蝕皇帝。

清朝皇帝爲什麼不能想吃什麼就吃什麼?“菜不過三口”是怎麼回事? 第3張

清宮中《膳食檔》是專門記錄皇帝進膳情況的內廷資料,事無鉅細,一點不漏均記錄在案,但是皇帝愛吃什麼菜則是萬萬不能記錄的。侍膳的太監及宮內人員更不許隨便議論,這可是宮內的一大忌諱,隨意談論或是泄露皇帝用膳之人,輕者杖責,重者砍頭。

話雖如此,但清朝的主子們,每個人的喜好都不一樣。作爲皇帝身邊的人,對他們的一舉一動都要格外留意。皇帝用膳時不說話,他喜歡哪道菜,全憑侍膳太監的眼力。皇帝的眼睛瞧到哪個菜,太監就要趕緊把哪道菜挪到皇帝的面前。但侍膳太監不許獻殷勤,比如說“這道菜時興”、“這道菜味道好”等等。

清朝皇帝爲什麼不能想吃什麼就吃什麼?“菜不過三口”是怎麼回事? 第4張

說起眼力最好的太監,有清一代非李蓮英莫屬了。這可以從慈禧太后賞賜京劇名家楊小樓一事上看出端倪。有一回慈禧看戲,楊小樓演得分外精彩,慈禧要賞賜楊小樓,楊小樓大着膽子叩頭說:“老佛爺洪福齊天,不知可賜個字給奴才。”

慈禧聽了非常高興,立刻讓太監捧來筆墨紙硯,大筆一揮寫下了一個“福”字。誰知忙中出錯,這個“福”字的“示”字旁,寫成了“衣”字旁。楊小樓一看,這字寫錯了,若拿回去必遭人議論,豈非是欺君之罪?不拿吧則是抗旨之罪。

清朝皇帝爲什麼不能想吃什麼就吃什麼?“菜不過三口”是怎麼回事? 第5張

楊小樓這邊是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急得直冒冷汗。慈禧也覺得不好意思,既不想讓楊小樓拿去錯字,又不好意思再要過來。這時侍立在旁邊的李蓮英出來救場了,他說:“老佛爺之福,比世上任何人都要多出一‘點’啊!”

楊小樓一聽,腦筋轉過彎來,連忙叩首道:“老佛爺福多,這萬人之福,奴才怎敢領受呢!”慈禧太后正爲下不來臺發愁,聽這麼一說,急忙順水推舟,笑着說:“好吧,隔天再賜你吧。”就這樣,李蓮英爲二人解脫了窘境。

清朝皇帝爲什麼不能想吃什麼就吃什麼?“菜不過三口”是怎麼回事? 第6張

慈禧太后用膳,每次都是一百多樣菜,她隨意挑選,今天愛吃這個,明天也許愛吃那個,根本不能讓他人猜透自己的心思,這叫天意難測。而李蓮英說話辦事處處對慈禧的脾氣,侍奉幾十年,一直深得信任和寵愛。如果說李蓮英會逢迎這倒不假,但他最大的本事就是能揣摩主子的脾氣和愛好。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