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泰有十三個兒子,他爲啥傳位給侄子?

本文已影響3.1K人 

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宇文泰的故事,今天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作爲西魏政權的掌權者,北周政權的奠基者,宇文泰的貢獻是毋庸置疑的。正是在他的努力下,關隴集團坐穩了北方實權掌控者的位子。而他的勵精圖治,也爲日後隋唐統治天下打下了堅實基礎。

不過,再優秀的人也有不完美的地方。據《周書》記載,宇文泰有十二個兒子,分別爲:宇文毓、宇文震、宇文覺、宇文邕、宇文憲、宇文直、宇文招、宇文儉、宇文純、宇文盛、宇文達、宇文通、宇文逌。

宇文泰有十三個兒子,他爲啥傳位給侄子?

宇文泰最被人詬病的一點,便是他在臨終之時傳位給了自己的侄子宇文護,而不是交給自己親生的兒子。這一舉動導致的最終結果就是,宇文護掌權後先後誅殺了其數個兒子,其中就包括了最爲優秀的長子宇文毓和三子宇文覺。

宇文泰死於西魏恭帝三年(556),當時宇文毓已經二十多歲。除了宇文毓,其他兒子中不少都已成年。那麼,爲何宇文泰還要傳位給侄兒,造成兒子們被殺呢?

筆者認爲,要找理由,我們還得從宇文泰傳位宇文護時發生的事情說起。

西魏恭帝三年(556),在朝中已是獨享大權的宇文泰前往北方出巡,這一趟旅程一度到達了"北河",也就是今內蒙古境內的烏加河一帶。

九月,宇文泰南歸,行至位於今寧夏固原一帶的牽屯山時突然染上惡疾,眼看命不久矣,於是他連忙將侄子宇文護召來涇州相見。

據《周書》記載,宇文護趕到涇州後,宇文泰囑咐他道:

“吾形容若此,必是不濟。諸子幼小,寇賊未寧。天下之事,屬之於汝。宜勉力以成吾志。”

聽到這話後,宇文護則是“涕泣奉命”。從這段話中,我們能夠提取到好幾個信息,也能夠從中歸納出宇文泰傳位給侄子的幾大原因。

其一,"諸子幼小"。

宇文泰有十三個兒子,他爲啥傳位給侄子? 第2張

在上文當中,我們曾說道,在宇文泰去世時,其最大的兒子宇文毓已經是二十多歲了,應該算不上幼小。不過,和當時已經四十三歲的宇文護相比,宇文毓等人自然是小輩了。

在古代,雖然有許多皇帝年幼、年少登基的例子。但身在南北朝亂世,如果是幼子繼位很可能出現重臣謀反、敵國趁機進攻等情況。

對宇文泰來說,與其直接扶持宇文毓、宇文覺等沒什麼政治經驗和聲望的年輕人,不如讓已經跟隨自己征伐多年,積累了相當不俗的人脈,能夠震懾朝野內外的宇文護接過大權。

某種角度上,可以說諸子的"幼小"並非是年齡上,而是在政治經驗、聲望等方面的弱小。

所以說,兒子們還不能承擔執掌大權的能力,這是宇文泰所考慮到的第一點。

其二,"寇賊未寧"。

作爲西魏多年的掌控者,宇文泰的戰略眼光和預見能力自然是非常出色的。

當時,南方的樑朝、東邊的東魏,乃至來自西邊、北邊的遊牧民族政權都對西魏虎視眈眈。如果繼任者稍不注意,就可能被其它勢力所圖謀。到時候輕則割地賠款,重則國破家亡

因此,委任一個能夠抵禦外敵,繼承自己衣鉢和事業的人,自然是宇文泰彌留之際所惦記的大事。

其三,宇文護能力出衆

從以上兩點,其實我們已經可以推測出第三點了,那便是宇文護能力出色。此時的宇文護,完全有實力保護好宇文泰耗盡心血經營的西魏。臨死時,宇文泰仍然不忘囑咐侄子道:"宜勉力以成吾志",可見在他心目中是有着稱霸天下這樣的大志的。也正是如此,他選擇了能力出衆、戰功赫赫的侄子宇文護。

宇文泰與宇文護這對叔侄的關係一直很好,這一點從宇文護僅僅十九歲時就能夠看出了。

普泰元年(531),年僅十九歲的宇文護來到平涼投奔叔叔,因爲當時宇文泰事務纏身,十分繁忙。

於是相對而言比較成熟的宇文護便接過了管理宇文府的重任,在他的用心治理下,府中"內外不嚴而肅",宇文泰見狀也誇讚道:"此兒志度類我。"

此後,宇文泰不管是外出征伐還是處理政務,都常常帶着宇文護一起。後者耳濡目染,學到了行軍、理政的許多知識。

可以說,勤奮好學、做事認真,又態度謙恭的宇文護對宇文泰而言,雖不是兒子,但比親生的還得到喜愛。二者的深厚感情,從宇文泰託孤時宇文護的痛哭流涕也可以看出。

總的來說,宇文泰臨死前之所以傳位給侄子,最主要的應該還是考慮到國家需要一個強有力的領導人來治理。除此之外,他一直親愛並信任宇文護,認可他的能力和品行,當時自然也不會想到自己的兒子會被侄子所害。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