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冰”千日用“冰”一時!古人是如何養“冰”用“冰”的?

本文已影響2.88W人 

養“冰”千日用“冰”一時!古人是如何養“冰”用“冰”的?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在炎炎夏日,現代人必不可少的夏日三件套就是WIFI,空調加西瓜(西瓜還得是從冰箱裏冰鎮過的,那口感纔是最佳的)。那麼在沒有空調沒有冰箱的古代,人們是怎麼製作消暑解渴的冰鎮食品的呢?其中最常見的辦法就是利用冰塊來消暑,但是古代在沒有冰箱的情況下是如何獲取和保存冰塊的呢。在當時的條件下沒有辦法制作冰塊只能通過保存天然冰的方法使得夏天也能用到冰塊。

養“冰”千日用“冰”一時!古人是如何養“冰”用“冰”的?

第一,取冰

以清朝爲例,當時的清朝庭設有專門取冰和保存冰塊的部門,有內務府和六部中的工部都水司共同負責。“數九寒天,冷在三九”,“一九二九冰欠堅實,四九冰漸融化”。每當到了三九天,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就是工部都水司派人去採冰的時候,

採冰地點主要集中在城內的積水潭、什剎海、北海、中海、南海,以及由什剎海向東南流的御河等河湖。而在比之前冰窖監督和工部所派官員早已經祭祀過河神,祭祀完畢便“測河”,即撈去水草雜物,開上游閘門放水沖刷,再關下游閘門蓄水,使水面上漲,等到三九天一到,河水結成厚厚的冰塊,就可以開採了。冰躥是採冰人的重要工具,杆長六尺多,頂部躥頭呈矛狀,有1.5尺長,帶有雙倒鉤或單倒鉤的矛狀。工匠在冰面上按照每塊冰方正一尺五寸的標準,用冰躥橫平豎直地一排排、一行行劃出來。

養“冰”千日用“冰”一時!古人是如何養“冰”用“冰”的? 第2張

第二,儲冰

爲了防止冰塊出水後融化,採冰工人會把採好的冰塊儘快拖至岸邊堆積,再迅速運至冰窖進行貯藏。

從清初順治到乾隆年間,用於藏冰的冰窖共計37座。紫禁城內的5座分佈在內務府造辦處院中。宮外最近的冰窖是景山西門外,共有6座;向北遠至德勝門外的有10座;向南遠至正陽門外的土窖有2座。城外的12座冰窖主要面向兵、工、刑、吏、戶、禮六部官員,以及沒有資格建立自己府窖的皇親貴胄而設立的冰窖。這些冰窖通常建在地勢較高,土質堅實的地方,由於土壤溫度較大氣更爲穩定,冰窖呈地下或半地下結構。清代冰窖主要分磚窖和土窖。磚窖是用石材和城磚砌成,窖底鋪設磚塊或者石板,向一端或兩端傾斜,最低處與窖外排水溝或專門挖的井相連,以便融水時及時排出,或由設在窖外的井口抽出,窖頂有屋宇覆蓋。土窖通常是挖土坑,築土牆,就是一個大坑。土窖坑池裏有四壁,一邊有一條運冰的坡道,土窖沒有窖頂,只在冬季採冰後,臨時用竹竿、杉篙,搭個架子蓋上葦蓆茅草,抹些泥或培土來保溫、隔熱護冰。

養“冰”千日用“冰”一時!古人是如何養“冰”用“冰”的? 第3張

第三,用冰

到了夏日,天氣炎熱的時候,就從冰窖裏講冰塊拿出來使用,主要是爲消暑。在一沒空調、二沒冰箱的古代,只有冰塊能代替這兩件現代設備。到了夏天,在廳堂內放一個木架,把冰盆或冰桶置於木架上,盆內或桶內放好冰塊,涼氣徐徐,室內頓時清涼許多。用冰塊形成一個天然簡易的“空調”。冰塊有空調的功能自然也有冰箱的功能,清朝統治者愛吃冷飲、冰食是出了名的。最愛吃冰食的是慈禧太后。慈禧要求消暑小吃必須冰鎮,而且花樣繁多。消暑解渴不是皇家特權,下至百官平民均有此權力,順治初年,政府曾定下制度,“每年自小暑日起至處暑日,凡應安設香薷湯之處,具奏安設”。香薷湯是一種消暑湯,酷夏時節爲上朝辦事官員提供的冰鎮飲料。

養“冰”千日用“冰”一時!古人是如何養“冰”用“冰”的? 第4張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