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明明失敗了,爲何後世名氣卻比劉邦還高呢?

本文已影響2.47W人 

西楚霸王項羽是秦末的一支起義軍,項羽以八千子弟兵爲核心跟隨項梁南征北戰立下不朽戰功,而在項梁死後,項羽成爲了這支軍隊主要領導人,他曾破釜沉舟在鉅鹿之戰中殲滅了秦軍主力,成爲了衆諸侯中莫敢仰視的“西楚霸王”,然而,他沒有稱帝之心,僅僅實行分封制來制約各路諸侯,這給了以劉邦爲首的漢王集團有了篡位自立的機會。

項羽明明失敗了,爲何後世名氣卻比劉邦還高呢?

終於,漢王劉邦假意歸順項羽,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採用韓信的合圍計劃終於打敗了項羽,項羽在明知可以逃走的情況下卻不逃走,認爲對不起江東父老,一代英雄最終自刎而死。

雖然西楚霸王失敗了,可在歷史上卻有很多大人物崇拜他,並沒有因爲“成王敗寇”的原因去貶低項羽,反而還爲項羽的遭遇感到可惜,甚至覺得如果項羽能回到江東,日後或許還有捲土重來的機會。

在這些崇拜項羽的人中,筆者覺得《史記》作者司馬遷絕對是第一人,他專門爲項羽列了《項羽本紀》,在史記上將項羽與皇帝列,而在項羽生平參加的一系列軍事事件上,司馬遷記錄的非常詳細,還原了一個以少勝多的軍事天才,也還原了一個武藝獨步天下的高手。

也許是司馬遷自己也非常喜歡項羽,所以在這裏面的漢高祖劉邦反而顯得有些弱小,一句“力拔山兮氣蓋世”讓我們看到了世上最鮮活的英雄形象,而司馬遷無疑也是項羽的小迷弟了。

項羽明明失敗了,爲何後世名氣卻比劉邦還高呢? 第2張

別看項羽在歷史上敗給了劉邦,可是他的名氣可比劉邦要大得多,後世還有不少的名流都很崇拜項羽,他們紛紛寫詩填詞來贊項羽的英勇和江湖義氣,可以說項羽雖敗,但在這些名流的筆下卻敗得很光榮了。那麼項羽的迷弟、迷妹究竟有哪些人了?其實司馬遷不是唯一一個,北宋王安石的詩才是最大亮點

咱們先從唐朝說起,唐朝是我國一個偉大的朝代,“太平盛世”的景象直到今天還被人們紀念,而唐朝詩詞文化更是中華文明的瑰寶,在唐朝時出現了許多的詩人,他們通過詩詞描述了眼中的唐朝,其中,詩人杜牧就是項羽的迷弟,他曾作詩《題烏江亭》:勝敗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 捲土重來未可知。詩中可見他對項羽兵敗的遺憾,在杜牧看來,項羽忍一時兵敗,如果逃到江東後再捲土重來,江山是否姓劉還未可知也,從詩中可以看出杜牧是非常喜歡項羽這個英雄的。

唐朝於季子也曾做了一首《詠項羽》的詩,詩的內容如下:於季子認爲憑藉項羽亡秦復楚的功勞,他已經可以稱之爲大英雄了,雖然最後失敗了,項羽不願意渡江逃跑,這種氣節更是令人佩服。

而宋代最著名的詞人李清照也是項羽的迷妹,她曾作詞歌頌項羽的英勇事蹟李清照認爲,項羽活着的時候是人傑,而死了也是鬼雄,這樣的英雄值得大家懷念,可惜項羽沒有過江東,否則歷史又將改寫。而北宋詩人、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的詩有最大亮點,他對於項羽的崇拜在詩中表達得淋漓盡致。

王安石認爲,項羽軍隊經過上百次戰爭己經很疲憊,而核下之戰項羽四面楚歌己經走到末路,如果項羽真的回到江東,那麼江東子弟是否還願意爲他賣命了?雖然王安石用的很悲觀的寫法來看待項羽的問題,可是我們結合歷史來看,項羽兵敗自刎後,劉邦曾想佔領項羽根據地魯城,然而魯城人民卻抱着決一死戰的想法決不投降。

從這裏可以看出,江東子弟對於項羽有很深的認同感,如果項羽渡江,很可能會重新得到擁戴,那麼捲土重來也是有可能的。筆者認爲,項羽爲什麼會收穫這麼多迷弟迷妹,與他個人身上的英雄魅力有關,試問誰又不欣賞英雄?誰又不認可真正有能力的人了?你說是吧!

西楚霸王項羽是秦末的一支起義軍,項羽以八千子弟兵爲核心跟隨項梁南征北戰立下不朽戰功,而在項梁死後,項羽成爲了這支軍隊主要領導人,他曾破釜沉舟在鉅鹿之戰中殲滅了秦軍主力,成爲了衆諸侯中莫敢仰視的“西楚霸王”,然而,他沒有稱帝之心,僅僅實行分封制來制約各路諸侯,這給了以劉邦爲首的漢王集團有了篡位自立的機會。

終於,漢王劉邦假意歸順項羽,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採用韓信的合圍計劃終於打敗了項羽,項羽在明知可以逃走的情況下卻不逃走,認爲對不起江東父老,一代英雄最終自刎而死。雖然西楚霸王失敗了,可在歷史上卻有很多大人物崇拜他,並沒有因爲“成王敗寇”的原因去貶低項羽,反而還爲項羽的遭遇感到可惜,甚至覺得如果項羽能回到江東,日後或許還有捲土重來的機會。

在這些崇拜項羽的人中,筆者覺得《史記》作者司馬遷絕對是第一人,他專門爲項羽列了《項羽本紀》,在史記上將項羽與皇帝列,而在項羽生平參加的一系列軍事事件上,司馬遷記錄的非常詳細,還原了一個以少勝多的軍事天才,也還原了一個武藝獨步天下的高手。也許是司馬遷自己也非常喜歡項羽,所以在這裏面的漢高祖劉邦反而顯得有些弱小,一句“力拔山兮氣蓋世”讓我們看到了世上最鮮活的英雄形象,而司馬遷無疑也是項羽的小迷弟了。

別看項羽在歷史上敗給了劉邦,可是他的名氣可比劉邦要大得多,後世還有不少的名流都很崇拜項羽,他們紛紛寫詩填詞來贊項羽的英勇和江湖義氣,可以說項羽雖敗,但在這些名流的筆下卻敗得很光榮了。那麼項羽的迷弟、迷妹究竟有哪些人了?其實司馬遷不是唯一一個,北宋王安石的詩才是最大亮點。

咱們先從唐朝說起,唐朝是我國一個偉大的朝代,“太平盛世”的景象直到今天還被人們紀念,而唐朝詩詞文化更是中華文明的瑰寶,在唐朝時出現了許多的詩人,他們通過詩詞描述了眼中的唐朝,其中,詩人杜牧就是項羽的迷弟,他曾作詩《題烏江亭》:勝敗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 捲土重來未可知。詩中可見他對項羽兵敗的遺憾,在杜牧看來,項羽忍一時兵敗,如果逃到江東後再捲土重來,江山是否姓劉還未可知也,從詩中可以看出杜牧是非常喜歡項羽這個英雄的。唐朝於季子也曾做了一首《詠項羽》的詩,詩的內容如下:

於季子認爲憑藉項羽亡秦復楚的功勞,他已經可以稱之爲大英雄了,雖然最後失敗了,項羽不願意渡江逃跑,這種氣節更是令人佩服。而宋代最著名的詞人李清照也是項羽的迷妹,她曾作詞歌頌項羽的英勇事蹟李清照認爲,項羽活着的時候是人傑,而死了也是鬼雄,這樣的英雄值得大家懷念,可惜項羽沒有過江東,否則歷史又將改寫。而北宋詩人、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的詩有最大亮點,他對於項羽的崇拜在詩中表達得淋漓盡致。

王安石認爲,項羽軍隊經過上百次戰爭己經很疲憊,而核下之戰項羽四面楚歌己經走到末路,如果項羽真的回到江東,那麼江東子弟是否還願意爲他賣命了?雖然王安石用的很悲觀的寫法來看待項羽的問題,可是我們結合歷史來看,項羽兵敗自刎後,劉邦曾想佔領項羽根據地魯城,然而魯城人民卻抱着決一死戰的想法決不投降。

從這裏可以看出,江東子弟對於項羽有很深的認同感,如果項羽渡江,很可能會重新得到擁戴,那麼捲土重來也是有可能的。筆者認爲,項羽爲什麼會收穫這麼多迷弟迷妹,與他個人身上的英雄魅力有關,試問誰又不欣賞英雄?誰又不認可真正有能力的人了?你說是吧!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