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會盟大清成功將外蒙古納入清朝版圖中

本文已影響9.8K人 

關於“多倫會盟”它又稱做是“七溪會盟”、“多倫諾爾會盟”、“康熙會盟”,是康熙爲加強北方邊防和對喀爾喀蒙古的管理而進行的一次管理事件。那麼關於“多倫會盟”的背景又是什麼呢?  

多倫會盟大清成功將外蒙古納入清朝版圖中

主持會盟的康熙帝

首先關於“多倫會盟”的背景,那時是在明末清初的時期,在廣袤的戈壁大漠的三面:南面、北面和西面,蒙古草原主要分爲三個大部分:第一是漠南蒙古,又稱察哈爾蒙古;其二是漠北蒙古,又稱喀爾喀蒙古;第三就是漠西蒙古,又稱厄魯特蒙古。

其中關於漠南蒙古問題早在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時期就已經得到了解決。後來在康熙帝親政後,主要面臨的就是漠北喀爾喀蒙古和漠西厄魯特蒙古的問題。另外,漠北喀爾喀蒙古也就是外蒙古主要分爲三大部,分別是:車臣汗部(東部)、土謝圖汗部(中部)、札薩克圖汗部(西部),此外,他們基本上都是成吉思汗的後裔。據說他們早在皇太極的時期,就已經全體表示臣服。至於康熙朝出現漠北蒙古的這一問題就要從一樁血案說起。

根據歷史資料的相關記載中,兩個部落土謝圖汗與札薩克圖汗,他們的祖先原本是兄弟,相互之間都是非常的友善,可是後來卻發生了兩部關於大汗的血案。後來於噶爾丹插手,利用兩部的矛盾,試圖拉攏札薩克圖汗,想要吞併土謝圖汗部的目的,最後還發動了東侵喀爾喀的戰爭。康熙帝爲了解決這一事件,他抓住有利時機,利用喀爾喀蒙古內部的紛爭,並同時採取會盟的計策,來解決喀爾喀蒙古的難題。

多倫會盟過程

多倫會盟,可以說是烏蘭布通之戰的一個繼續。據說在烏蘭布通之戰以後,清廷總結了對管理蒙古的經驗教訓,於是推行察哈爾蒙古盟旗制度,增加喀爾喀各部王公的數目,適當均衡各部的勢力,以行政組織來調節各部之間的關係。那麼關於多倫會盟的過程又是怎樣的呢? 

多倫會盟大清成功將外蒙古納入清朝版圖中 第2張

多倫會盟碑

我們知道在康熙帝主持的多倫會盟,一共歷經六天的時間,下面我們就具體來了解一下。

首先是會盟的第一天:主要派遣內大臣索額圖來傳達諭旨:其中要求土謝圖汗寫出認罪書,並承認自己的罪行。後來將認罪書發給與盟的各部首領,以此來求取各族的諒解與寬容。

第二天,真正會盟:在會盟過程中,經過各個喀爾喀王公貴族行三跪九叩禮之後,開始進行三項議程:

(一)赦免:就是康熙帝宣佈赦免了關於土謝圖汗的罪性,並將冊文和汗印授予給了土謝圖汗。

(二)承襲:賜封被土謝圖汗殺害的札薩克圖汗的親弟策妄扎布來承襲他的兄弟爲札薩克圖汗。

(三)編旗:康熙帝答應喀爾喀貴族請求,重新對喀爾喀的旗幟進行編設。

(四)賜宴:康熙帝爲了宴請這些各族賓客,於是進行了賜宴共約200桌的盛大宴會,

第三天,主要就是進行一些冊封,其中包括了對各個人士的賞賜,之後又賜宴款待,再者就是完成了“皆執臣禮”的等級序列,實行清朝封爵制度和法律制度。

第四天:康熙帝身穿一身戎裝,頭戴鑲有貂皮的頭盔,佩帶胯刀和弓箭,騎馬繞場一週,進行大閱儀式。

第五天則是敕建匯宗寺,第六天則是康熙帝在喀爾喀王公貴族列隊的跪送中,駕車回京。

多倫會盟意義

多倫會盟的所在地位於十三裏灘草原,在這裏,它東西長大約有十公里左右,南北的寬長約爲6公里左右,這裏地勢平坦,是一片非常遼闊的草灘,其中多京公路橫貫東西,交通十分便利。在清王朝初期,康熙帝就是在這裏進行了史上著名的會盟,促進了國家的和平統一。那麼多倫會盟又帶來了哪些意義呢? 

多倫會盟大清成功將外蒙古納入清朝版圖中 第3張

多倫會盟舊址

從歷史上的角度來看,康熙三十年五月,清王朝爲了鞏固國家北部邊疆的安全,選擇地理位置適中的多倫諾爾,並召集進入漠南的喀爾喀三部首領和哲布尊丹巴活佛,以及內蒙古各部四十八旗王公貴族在距多倫城大約25公里的十三裏灘草原舉行會盟。康熙帝通過賞賜,宴請,冊封,化解了各個部族之間的矛盾,使他們盡釋前嫌。另外還在會盟宴會上,對內蒙各旗給予了一定的獎勵。還共同商討北部邊疆的相關事宜,還按照內蒙古設旗的辦法,對喀爾喀各部編設了盟旗,從而最終確立了對外蒙古的統治和管轄。從此,改善了喀爾喀蒙古各部與清之間的關係,並使清王朝對漠北地區的管轄得到加強。

另外,外蒙古則正式的列入到了清政府的版圖中。這樣一來就徹底解決了兩千多年來蒙古高原對中原威脅。雖然,已經歷經幾百年的時間,在時間的沖刷下,昔日那威武壯觀的會盟場面早已經不復存在,留下的只有亙古不變的草原和發生的往事。

 多倫會盟評價

1691年,康熙帝親自主持了史上著名的“多倫會盟”,不僅成功的將外蒙古納入清朝的版圖中,還徹底了清除了兩千多年來蒙古高原對中原威脅。那麼對於這次的多倫會盟的評價又是什麼呢?  

多倫會盟大清成功將外蒙古納入清朝版圖中 第4張

多倫會盟

首先在在會盟初期的時候,可以看的出來,康熙帝是一位很聰明的人物,他不僅善於把握時機、善於運用一些策略、還講求實效。在抓住取得烏蘭布通勝利、擊退噶爾丹內犯之後的有利時機後,成功的利用喀爾喀蒙古內部的紛爭,採取會盟的高招策略,來成功的解決了喀爾喀蒙古的難題。

在會盟過程中,通過一些行爲舉措,不難發現,康熙帝的雄才大略。他通過請罪、衆議、赦免、賜宴、封賞等形式,成功的平息了喀爾喀兩部的矛盾與紛爭。還順利推行了清朝的編旗、封爵,以及法律制度,對穩定喀爾喀蒙古的社會秩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此外,通過多倫會盟,還加強了對中央集權的控制。可以說這一行爲是康熙帝爲國家的統一大業的建設任務中,立了一大功。

再者就是,康熙皇帝依靠自己的戰略眼光,運用自己的智慧靈活、以及恩威並施的政治手腕將外蒙古成功的納入到了中國版圖中,在此之後,他率領大軍橫絕大漠,一舉擊潰了準噶爾叛亂,併成功的收復外蒙古,從此澤徹底的解決了困繞中國幾千年之久的北方遊獵邊患,對國家的長治久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