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曹魏坐山觀虎鬥 曹魏爲什麼不選擇一網打盡

本文已影響1.97W人 

對曹魏和夷陵之戰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夷陵之戰曹魏在做什麼?曹魏爲什麼沒有出手?曹魏在做什麼?

赤壁之戰,僅有五萬人馬的孫劉聯軍終究還是抵住了曹軍二十餘萬強兵的進犯,這也爲三國鼎立奠定了基礎,可以說單個實力而言,曹魏絕對處於最強。

然而,十餘年後,孫劉轉向了敵對,一年出頭的夷陵之戰更是慘烈,劉備“僅以身免”,那麼曹魏就只是坐山觀虎鬥而已麼,爲啥不乘機一網打盡呢?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權襲取荊州、擒殺關羽,從此吳、蜀兩國便針尖對麥芒、勢如水火。行至此時,還在競爭的便是魏蜀吳這三家,曹魏自然樂得吳蜀之間的鬥爭,曹丞相便曾經封孫權爲驃騎將軍、荊州牧。

這在吳蜀關係破裂的時候,自然是好辦法,但兩方既然已經掐起架來,曹丞相又在等些什麼呢,這可不是他一向的風格。

夷陵之戰曹魏坐山觀虎鬥 曹魏爲什麼不選擇一網打盡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夷陵之戰起於221年7月,而曹操早已入土一年有餘,自然指揮不動。早在局勢難以恢復之際,孫權便向曹魏稱臣,大魏吳王的名頭便來源於此。在收到這樣的“請求”以後,曹魏自然也有部署,同時也有了一統的意識,奈何執行力不如從前。

彼時,曹魏有謀士劉曄,在衆人都以爲劉備勢單力薄不敢爲關羽報仇的情況下,劉曄卻早已料事如神,而等到戰爭打響,劉曄更是建議曹丕乘虛攻打東吳,只不過曹丕的“仁慈”放跑了機會。

在曹丕看來,攻打 “降敵”對於自己顏面、聲望有所影響,攻打蜀漢方是上計。事實上,曹魏並不乏野心,只不過執行力卻嚴重不足,東吳不打、蜀漢也觀望,機會不跑纔怪。

就文學而言,建安三曹顯貴一時,曹丕在文學層面有着極高的成就,這樣的人自然不傻。就戰績而言,青州、徐州一帶的割據勢力便被剪除,完成了北方的最終一統,更是恢復了西域的建置,可以說曹丕向來熱衷征伐。

夷陵之戰曹魏坐山觀虎鬥 曹魏爲什麼不選擇一網打盡 第2張

昔曹操、曹丕上馬橫槊,下馬談論,此於天下可不負飲矣!

事實上,在東吳擊敗蜀漢取得勝利以後,對於曹魏的稱臣也就不置可否了,因此曹魏發動了廣陵之戰攻伐東吳,兩次無功而返,然而這裏頭卻也並非寸功未立。

曹魏對於北方實質上並未徹底籠絡過,漢末以來,青州、徐州一帶就存在着臧霸、孫觀等割據勢力,強時歸附、弱時反叛,從來就是一個隱患。果然,曹丞相一倒下便騷亂起來,雖說撫而不討總歸穩住了場面,但這不是希望征伐天下的曹丕所希望看到的。在徵吳之戰中,曹丕便藉機消除了隱患,在不動聲響下便鞏固了曹魏政權,因此曹丕也並非一無所獲。

也正是如此,曹丕從前雖說看到了夷陵之戰的機會,但卻也憂慮這些隱患的爆發,在防禦下便分出了不少人馬。事實上,除了臧霸、孫觀外,曹丕在位初年局勢並不大好,河西諸郡、涼州羌胡、東北鮮卑、西北鄭甘王然皆有反叛。

夷陵之戰曹魏坐山觀虎鬥 曹魏爲什麼不選擇一網打盡 第3張

因此,夷陵之戰雖說機會難得,但剪除內患也同樣如此,且十分必要、急迫,曹丕在小心翼翼下實現了自己的野望。

事實上,這並非曹丕所遇到的所有困難,如果說征伐是創業,那麼治理便是守業,這同樣使得曹丕心力憔悴。

曹丞相一生戎馬,雖說挾天子以令諸侯,但好歹也是秉承漢臣身份,曹丕則是假意三次退讓,才終究不情不願地接受了禪讓。

夷陵之戰曹魏坐山觀虎鬥 曹魏爲什麼不選擇一網打盡 第4張

事實上,從曹操晚年起便開始佈局,一步步將曹家的權勢推到巔峯,曹丕不過是順勢而爲,但這不意味着諸公皆服曹家,而這便是曹魏內部的隱患之一。

另一方面,古來最是無情帝王家,曹丕的成功繼位也就意味着另外一些兄弟的失敗,這從曹彰、曹植此後的境況可見一斑。  事實上,夷陵之戰與曹丕就任的時間過於接近,雖說夷陵之戰給了曹魏機會,但彼時的曹魏尚未做好準備,內憂外患不解又如何建功立業,想來曹丕也是極爲窘迫無奈。

機會稍縱即逝,夷陵之戰使得蜀漢受了重創、東吳守了荊州,但曹魏依舊是最大勁敵,孫劉聯盟也就無奈下重新組建。夷陵之戰以後,近四十年三國鼎立之勢不變,也就無怪乎與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並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