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作品中清朝成爲了血統最亂的王朝 皇子和大臣有機會給皇帝帶帽子嗎

本文已影響1.97W人 

對清代皇子和大臣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清代時期,皇子與大臣有機會給皇帝戴綠帽子嗎?

尷尬的清代

在我國幾千年歷史上,清王朝是一個較爲特殊的王朝。因爲特殊之處在於,清代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同時也是一個少數民族建立的全國性王朝。

爲此,在清代被推翻以後,有好事的文人,針對清代的血統問題,編造了一系列的傳說(堪稱當代辮子戲的鼻祖),其中比較著名的有:乾隆是海寧陳家的孩子,清代在雍正之後就已經等同滅亡了,乾隆以後,清代皇帝血統都是漢人;慈禧太后是漢人的孩子,被葉赫那拉家族冒認爲養女送入宮中……

此外,近年來,很多清代題材的影視中,有過皇族子弟或者大臣給皇帝戴綠帽子的細節:比如90年代初臺灣某清宮劇稱順治帝其實是大玉兒和多爾袞的私生子;《甄嬛傳》裏面,直接說溫太醫和某王爺先後和雍正的妃子有染甚至還珠胎暗結。

可以說,在文藝作品裏,清代成爲了血統最亂的王朝,清代皇帝也成爲了綠帽子冠軍。

那麼,在清代,擾亂皇家血統或者給皇帝戴綠帽子的現象可能發生嗎?

皇家血統的保全

人類在什麼時候,有了血統或者血緣方面的意識?這一點,生物學家和人類學家都有不同的看法,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當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以後,就有了這個意識。

比如說古代埃及的法老,爲了血統純潔,往往都是兄妹之間互相嫁娶(有考古學者認爲,古埃及圖坦卡蒙法老的妻子,就是他的胞妹)。

而在古代中國,至少漢朝開始,君王都對皇家的血統純潔性十分重視,比如根據《史記》記載,漢惠帝死後,呂后先後冊立了漢惠帝的兩個兒子(前少帝和後少帝)做掛名天子,而呂后死後,漢朝元老發動政變誅殺諸呂之後,以“後少帝不是劉家子弟”爲名,殺害後少帝,從這不難反映出,至少在西漢時期,皇家乃至漢朝先民,對皇族的血統,就到了十分重視的地步。

文藝作品中清朝成爲了血統最亂的王朝 皇子和大臣有機會給皇帝帶帽子嗎

甚至在古代社會價值觀方面,對於穢亂宮闈這種事情,也是持負面評價態度的:比如說西晉晉惠帝的皇后賈南風婚姻不幸,於是賈南風“追求真愛”,蒐羅了一些小白臉,結果被後世文人視爲罪狀之一。

而在這種氛圍下,歷朝歷代皇帝,爲了保證皇家血統的純潔,避免有人穢亂宮闈,就必須在制度上採取一系列的措施了:比如,太監製度的產生——這就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宮中非女性常住人口會給皇帝戴綠帽子的可能。

對皇子和大臣的防範

在防範宮中常住的非女性人口穢亂宮廷的同時,古代皇帝對於皇子和大臣給自己戴綠帽子也採取了一系列的防範措施——比如,使用眼線手法。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漢朝漢武帝時期,有人向漢武帝告發,漢武帝的太子劉據,在宮裏無端調戲小宮女,這消息引起了漢武帝很大的不快,而從這個例子中不難看出,調戲宮女尚且會被告發並且引發皇帝不滿,倘若調戲皇帝的妃嬪,後果可想而知。

文藝作品中清朝成爲了血統最亂的王朝 皇子和大臣有機會給皇帝帶帽子嗎 第2張

爲了防範皇子和大臣給皇帝戴綠帽子,歷朝歷代君主都不斷在制度上進行防範和制約,其模式概括起來就是:當皇子到了一定年齡以後,就搬出皇宮居住,而至於大臣,除特殊情況以外,不得踏入後宮半步,即便是太醫之類的需要入宮給嬪妃治病,也需要在多個太監、宮女監督之下。

這套制度在清代,達到了登峯造極的狀態,不論是皇子還是大臣,一旦踏入後宮,就很可能處於太監、宮女全程監視狀態,稍有不慎,甚至有被陷害的風險,就更不用說,自己給自己惹滅門大禍——去勾引皇帝的女人了。

因此,在真實歷史上,果親王也好,溫太醫也罷,想給皇帝戴綠帽子,只能在夢裏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