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誤讀:馬謖並非死在諸葛亮的刀下

本文已影響2.61W人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家喻戶曉,然而,這只不過是《三國演義》中的一家之言,真的看歷史,並不完全是那麼回事兒。

歷史的誤讀:馬謖並非死在諸葛亮的刀下

網絡配圖

《三國志·諸葛亮傳》確實說了諸葛亮“還於漢中,戮謖以謝衆”。《王平傳》也說:“丞相亮既誅馬謖及將軍張林、李盛。”

可是,《馬謖傳》卻是說:“謖下獄物故,亮爲之流涕。”“物故”是死亡的委婉說法。可見,馬謖是被判了死刑,死刑沒有執行,馬謖自己就在獄中“物故”,沒等諸葛亮揮淚去斬,就自己死去了。《諸葛亮傳》、《王平傳》中所說“戮”、“誅”馬謖等,應理解爲判其死罪的意思。

歷史的誤讀:馬謖並非死在諸葛亮的刀下 第2張

網絡配圖

《馬謖傳》裴松之注引《襄陽記》說的又是:“謖臨終與亮書曰:‘明公視謖猶子,謖視明公猶父,願深惟殛鯀興禹之義,使平生之交不虧於此,謖雖死無恨於黃壤也。’”值得注意的是,馬謖是寫信給諸葛亮,並不是當面對諸葛亮說話,可見,馬謖下獄後沒有見到諸葛亮,諸葛亮也沒有到監獄看馬謖。如果兩人能夠見面,就沒有必要寫信了,那樣的話,口頭之言也就不一定流傳下來了,京劇《失空斬》中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那生動場面也不大可能有了。

有意思的是,《向朗傳》說:“朗素與馬謖善,謖逃亡,朗知情不舉,亮恨之,免官還成都。”這說明,街亭敗後,馬謖並未主動向諸葛亮請罪,而是畏罪潛逃,向朗知情不報,犯了包庇罪,被諸葛亮免去官職。

從《向朗傳》可以看出,馬謖打了敗仗後,害怕懲罰逃走了,並不是小說《三國演義》說的那樣,“自縛跪於帳前”。應該是讓人家給捉回來的。

歷史的誤讀:馬謖並非死在諸葛亮的刀下 第3張

網絡配圖

需要說明的是,《三國志》作者陳壽的父親也因馬謖受了牽連,受了髡刑。《晉書·陳壽傳》說“壽父爲馬謖參軍,謖爲諸葛亮所誅,壽父亦坐被髡”。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