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和明代宗相比 兩人誰更加適合做皇帝

本文已影響2.36W人 

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從治國理政來看,明英宗與明代宗誰更適合當皇帝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本站小編一起看一看。

明英宗朱祁鎮與明代宗朱祁鈺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兩人都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兒子,並且朱瞻基只有這麼兩個兒子,明英宗與明代宗兩兄弟的故事不僅僅在明朝,在整個中國歷史上都是非常獨特的,並且明英宗還是歷史上唯一一個一生之中當過兩次皇帝加一次太上皇的人。

明英宗就是那個在土森堡之變被蒙古瓦剌人俘虜的皇帝,這是明朝歷史上唯一一個被俘虜的皇帝,國家不可一日沒有君主,於是朝中大臣擁立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鈺成爲皇帝,遙尊被瓦剌人俘虜的明英宗爲太上皇,這樣兄長朱祁鎮成爲太上皇,弟弟朱祁鈺則成爲明朝皇帝。

明英宗和明代宗相比 兩人誰更加適合做皇帝

明英宗朱祁鎮

在瓦剌人手中失去作用的明英宗不久被放了回來,明英宗一回到京城就被明代宗軟禁起來,畢竟國家不可能有兩個君主,那樣會引發動亂,但是明代宗只當了7年皇帝,就重病在身,然後一幫投機大臣擁立太上皇朱祁鎮爲皇帝,於是明英宗復辟,沒多久,明代宗去世。

這就是兄弟兩人大概的故事,明代宗死的時候只有30歲,相當年輕,明英宗又當了7年皇帝纔去世,但是此時的明朝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應該說明朝的衰弱與明英宗有着重大關係,那麼問題來了,從治國理政來看,明英宗與明代宗誰更適合當皇帝?誰的能力更強?

答案是明代宗朱祁鈺的能力遠超明英宗朱祁鎮,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明英宗和明代宗相比 兩人誰更加適合做皇帝 第2張

明代宗朱祁鈺

1、軍事領導能力

明英宗參與指揮的是土木堡之戰,此戰中,明軍有絕對的實力優勢,明軍參與軍隊號稱50萬人,實際參戰人數有20餘人,包括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京軍三大主力,這是明軍最精銳的軍隊,而且還有熱兵器。

相對來說,瓦剌人的實力差遠了,其軍隊人數只有明軍的一半左右,最多不會超過10萬,此戰中明軍輸在三個方面:一是指揮混亂,二是軍無鬥志,三是毫無戰略戰術。此次戰爭居然是毫無軍事經驗的太監王振指揮的,並且不斷更改行軍路線,再加上明軍以步兵爲主,行軍速度緩慢,不如瓦剌騎兵靈活機動,結果明軍主力被瓦剌人包圍在土木堡。

土木堡之變明軍全軍覆沒

明軍被圍後顯得毫無鬥志,水源地又被瓦剌人控制,瓦剌首領也先又用假裝議和的誘敵之計,讓明軍放鬆警惕,然後一戰打敗了明軍,20餘萬明軍主力全軍覆沒,這是自朱元璋起兵以來,明朝對戰蒙古人最大的一次失敗。

這就是明英宗領導之下的土木堡之變,作爲皇宮深院中長大的明英宗,其實對軍事並不瞭解,但是他又不能聽從大臣的正確意見,在戰爭前,太監王振慫恿明英宗親征,朝中大臣反對,本來明英宗又沒啥能力,卻想象明成祖朱棣那樣親征,結果整個戰爭期間明軍的指揮系統是一片混亂。

明英宗和明代宗相比 兩人誰更加適合做皇帝 第3張

明英宗被俘虜

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要負主要責任,不能把責任都推給太監王振,沒有明英宗的默許,王振如何能指揮明軍?沒有明英宗在後面瞎指揮,明軍又怎麼會敗得如此徹底?皇帝不懂軍事沒關係,只要讓懂軍事的大臣來處理軍事問題就行,讓專業的人處理專業的事,絕對比明英宗和王振瞎指揮要強。

明代宗參與指揮的是北京保衛戰,瓦剌人在土木堡俘虜了明英宗之後,挾制天子繼續向南侵略北京,因爲京軍主力全軍覆沒,所以此時的北京城是非常危險的,在得知明英宗被俘虜後,朝野震動,但並未引發恐慌,緊接着大臣擁立明代宗爲帝,開始組織北京保衛戰。

在也先到達北京之前,明軍有不到兩個月時間做準備,在這段時間中,明代宗做了幾件很正確的事:一是任命于謙爲兵部尚書,相當於國防部長,並組織北京保衛戰;二是全權委託于謙爲北京保衛戰的總指揮,並給予絕對信任,不惜改變兵部尚書不能指揮軍隊的慣例。

瓦剌人直逼北京

雖然不敢說明代宗軍事能力有多強,但從北京保衛戰來看,他不干涉于謙的軍事部署,反而對於謙給予大力支持,不懂沒關係,只要不瞎指揮就行,不亂干涉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這就是一種能力。

儘管在此之前明軍京師主力全軍覆沒,但在短時間內,于謙克服重重困難,一方面加強京城防禦,收集防禦物資 ,準備長期抗戰;另一方面從全國各地調集軍隊與物資,于謙在北京保衛戰的成功有明代宗的支持之功,從這一方面來講,明代宗是遠勝明英宗的。

2、用人能力

從用人上來看,也能看出明代宗遠勝明英宗。明英宗前期最信任的就是太監王振,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親征就是王振慫恿的結果,王振作爲一個太監,居然也能指揮軍隊,這就是明英宗的默許,這就是用人的失誤,從某種意義上說,土木堡大敗及明英宗被俘虜,就是用人失當的原因。

明英宗和明代宗相比 兩人誰更加適合做皇帝 第4張

明英宗用太監王振

景泰七年發生了奪門之變,石亨、楊善、張輒、許彬、徐有貞、曹吉祥等人趁明代宗病重之際,到南宮迎立明英宗復辟,成功之後,明英宗重用這些功臣,但是這些人幾乎都是一些投機者,眼見明代宗不行,就開始擁立明英宗,是爲了給自己留一條出路,也是不忠於舊主的人,但是明英宗就重用這些人了。

這些人還害死了北京保衛戰的大功臣于謙,迫使明英宗殺死了于謙,後來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人居功自傲,然後又爲了爭權奪利而相互鬥爭,先後被明英宗處死,這些人爭權奪利的原因就是明英宗重用導致的,這就是用人問題。

此外,明英宗還有一個重大問題,就是殺了于謙,于謙可是力挽狂瀾、拯救明朝的功臣,僅僅因爲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人的誣陷而被殺,一個皇帝不能分清忠奸,就是缺乏識人的水平,用人能力自然不行。

明英宗和明代宗相比 兩人誰更加適合做皇帝 第5張

明代宗用於謙

相比較而言,明代宗朱祁鈺就比明英宗強多了,別的先不說,北京保衛戰明代宗能重用於謙就是證明,明朝的兵部尚書是不能直接指揮軍隊的,明代宗爲了用於謙,專門下旨掃除了于謙指揮軍隊的制度障礙,並讓于謙節制所有明朝將領,進行統一指揮,這是北京保衛戰取得成功的關鍵原因。

明代宗執政的7年間,重用了一批清明的大臣,比如內閣有陳循、高谷、王文等人,文臣有于謙、楊寧、石璞等人,武將有楊洪、方瑛、郭登等人,對於明英宗時期太監王振的勢力則大加打擊,導致一時之間政治清明、言路廣開,在用人問題上,明代宗強於明英宗。

3、治理天下的能力。

《明史》:自正統中,劉球以忤王振冤死,鑑繼下獄,中外莫敢言事者數年。至景帝時,言路始開,爭發憤上書。

《明史》:景帝初,有言官校緝事之弊者,帝切責其長,令所緝送法司,有誣罔者重罪。

明英宗和明代宗相比 兩人誰更加適合做皇帝 第6張

明英宗殺于謙

從《明史》的記載來看,明代宗的執政能力遠超明英宗。明英宗執政期間,禮部主事劉球因爲得罪了王振,被下詔獄肢解而死,從此沒人敢上書皇帝,導致言路中斷了好幾年,到了明代宗時期,言路開始重新通暢,大臣爭相上書。

明代宗初年,有言官上書糾正政治上的弊端,明代宗比較重視,親自過問,並將所上書的事情送到法司處理,如果有誣陷的則處於重罪,這就是政治清明,也是明代宗與明英宗的執政能力區別。

《明史》對明英宗的評價是:任用王振擅自專權,復位之後,還念念不忘王振,居然爲王振正名,還給他建雕像和旌忠祠,祭祀王振,土木堡如此之大的失敗,明英宗不僅不追究王振的責任,居然還祭祀他,這不就是明英宗的昏庸嗎?明史明確說了明英宗在位24年,沒有突出的政績。

明英宗和明代宗相比 兩人誰更加適合做皇帝 第7張

明代宗輸在生命太短

但是《明史》對明代宗的評價就不一樣,說明代宗在困難之際受命,能信任賢能,全心鑽研政治,面對強敵入侵,仍然能保持國家安全,他的治國之績是相當偉大的。

《明史》:景帝(明代宗)當倥傯之時,奉命居攝,旋王大位以系人心,事之權而得其正者也。篤任賢能,勵精政治,強寇深入而宗社乂安,再造之績良雲偉矣。

從這些記載來看,很容易看出明代宗比明英宗更適合當皇帝,能力也更強,明代宗算得上是明君,而明英宗只是平庸君主,只是明代宗生命太短,要不然也輪不到明英宗復辟。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