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的嫁妝都有啥?文成公主入吐蕃帶去了什麼?

本文已影響7.09K人 

文成公主的嫁妝都有啥?文成公主入吐蕃帶去了什麼?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文成公主的嫁妝都有啥?文成公主入吐蕃帶去了什麼?

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的嫁妝

“和親”政策一直備受爭議,認爲是男人打不過了,便叫女人出馬,說到底是政治是“示弱”的表現。當然,從秦漢開始,“和親政策”貫穿中國歷史,遊牧民族和中原文化始終在較量。到了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唐朝,和親就邊縣出一種卓越的政治智慧。

說到唐朝的“和親政策”,遠非西漢初年對匈奴那樣卑躬屈膝。最著名的人物當屬文成公主,這位皇室之女原名李雁兒,生活在公元625-680年之間,恰巧是初唐轉爲盛唐的歷史時期。文成公主聰慧美麗,自幼受家庭薰陶,知書達禮,篤信佛教。她敢於遵照唐太宗的旨意,遠嫁吐蕃,便顯露出她大義凜然、“巾幗豪傑”的本性。要知道,吐蕃不是江南,在那種天高地遠的地方生活,無異於洗心革面、重新投胎。

偏偏李世民就有“氣吞八荒”的政治報復,他崇尚“一樁婚姻就相當於十萬雄兵。”唐貞觀十四年也就是公元640年,同意各大部落的松贊干布遣使進入長安,最大的任務就是——討老婆。爲了和當時世界上第一流的強國——大唐聯姻,松贊干布下了大本錢。他行聘的禮單包括:黃金5000兩,珍玩數百……太宗許嫁的直接原因只要在政治;而非金銀珠寶。平心而論,松贊干布是藏族歷史上的英雄,他崛起於雅魯藏布江中游的雅隆河谷地區。好容易“藏區”統一,他才坐上“贊普(君主)”的高位。唐太宗當然要在他身上下重注了。就這樣,十幾歲的文成公主,主動應徵,作了松贊干布的正印夫人。那年,松贊干布剛剛25歲。

大唐貞觀十五年,也就就是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在唐送親使江夏王太宗族弟李道宗和吐蕃迎親專使祿東讚的伴隨下,出長安前往吐蕃。松贊干布在柏海(今青海瑪多)親自迎接,謁見道宗,行子婿之禮。之後,攜文成公主同返邏些——邏些,也就是現在的拉薩。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近四十年,始終備受尊崇。據《吐蕃王朝世襲明鑑》等書記載,文成公主進藏時,禮儀極爲隆重、隊伍非常龐大。唐太宗的陪嫁極盡奢華。據說,在陪嫁禮單中出現了:“釋迦佛像,珍寶,金玉書櫥,360卷經典。外加各種金玉飾物”。又給多種烹飪食物,各種花紋圖案的錦緞墊被,卜筮經典300種,識別善惡的明鑑,營造與工技著作60種,100種治病藥方,醫學論著4種,診斷法5種,醫療器械6種……還攜帶各種穀物和蕪菁種子等。

按說,上述物品是均有嚴格的知識產權,比如,西漢公主出嫁匈奴,嚴禁攜帶桑蠶種子和絲綢、瓷器等器物,即便到了唐朝,瓷器、絲綢的製作技術,也是官方壟斷。偏偏文成公主可以大量攜帶到青藏高原,這本身就是朝廷的恩寵與信任。

待生活安定下來後,文成公主帶來的漢族樂師們開始履行職責,他們十分賣力地爲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演奏唐宮最流行的音樂,音樂舒緩優美,使松贊干布大有如聞仙音的感覺,他對樂師和音樂大加讚歎,並選撥了一批資質聰慧的少男少女,跟隨漢族樂師學習,使漢族的音樂漸漸傳遍了吐蕃的領地,流進了吐蕃人的心田。

隨來的文士們也開始工作,他們幫助整理吐蕃的有關文獻,記錄鬆贊公佈與大臣們的重要談話,使吐蕃的政治走出原始性,走向正規化。松贊干布欣喜之餘,又命令大臣與貴族子弟誠心誠意地拜文士們爲師,學習漢族文化,研讀他們帶來的詩書。他還派遣了一批又一批的貴族子弟,千里跋涉,遠赴長安,進入唐朝國家,研讀詩書,把漢族的文化引回吐蕃。

文成公主帶到吐蕃的農技人員,把從中原帶去的糧食種籽播種在高原的沃土上,然後精心地灌溉、施肥、除草,等到了收穫的季節,那頂壯的莊稼,驚人的高產,讓吐蕃人瞪大了眼睛;因爲吐蕃人那時雖然也種植一些青稞、蕎麥之類的作物,但因不善管理,常常是隻種不管,所以產量極低,他們不得不佩服漢族農技人員高超的種植技術。在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授意下,農技人員開始有計劃地向吐蕃人傳授農業技術,使他們在遊牧之餘,還能收穫到大量的糧食。尤其是把種桑養蠶的技術傳給他們後,吐蕃也逐漸有了自制的絲織品——這項技術是跨時代的創舉。

唐太宗李世民駕崩,太子嗣位爲。新任大唐天子授松贊干布爲駙馬都尉,封西海郡王,並且派特使送去大量的金銀、絹帛、詩書、谷種,並特爲送去了飾物和化妝品,以嘉勉她和親撫蕃的功德。因之上書謝恩,並忠心地表示:“天子初即位,若臣下有不忠之心者,當勤兵赴國除討。”並獻上珠寶十五種,請代置太宗靈前,以表哀思。唐高宗對松贊干布的忠心十分感動,又晉封他爲賓王,更賜彩帛三千段;吐蕃使者到長安後大開眼界,趁唐高宗高興之機,向他請求賜給造酒、碾米和製造紙筆墨硯的技術,唐高宗都—一答應了。大唐王朝與吐蕃的關係,在文成公主聯絡的基礎上,至此已到了水乳交融的頂峯。

大唐永徽元年,也就是公元650年,松贊干布去世後;文成公主一直居住在西藏。她熱愛藏族同胞,深受百姓愛戴。她曾設計和協助建造大昭寺和小昭寺。在她的影響下,漢族的碾磨、紡織、陶器、造紙、釀酒等工藝陸續傳到吐蕃;她帶來的詩文、農書、佛經、史書、醫典、曆法等典籍,促進了吐蕃經濟、文化的發展,加強了漢藏人民的友好關係。她帶來的金質釋迦佛像,至今仍爲藏族人民所崇拜。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