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一直勸武則天立李顯爲太子,武則天爲何還一直那麼信任他?

本文已影響2.31W人 

下面由小編給大家帶來狄仁傑和武則天的故事,感興趣的小夥伴接着往下看吧。

狄仁傑是唐朝名臣,歷經唐太宗、唐高宗、唐中宗、唐睿宗、武則天五朝,兩次出任宰相,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

這一切,都與武則天的提拔重用分不開的。

狄仁傑一直勸武則天立李顯爲太子,武則天爲何還一直那麼信任他?

狄仁傑在唐太宗年間就已經當官了,只是還沒有嶄露頭角,還被小吏誣告,閻立本前來審案時,意外發現他是一位德才兼備的人才,欣喜地誇他爲“滄海遺珠”。到了武則天時代,狄仁傑得到了信任和重用,升遷頻仍,官至宰相。武則天很敬重狄仁傑,從不直呼其名,而是尊稱爲“國老”。狄仁傑前來見她時,她不讓狄仁傑行跪拜之禮。當狄仁傑去世後,武則天痛哭流涕地稱“朝堂空矣”。

武則天信任狄仁傑究竟到了什麼程度?這裏說一個故事。

衆所周知,武則天在稱帝前後,曾經毫不留情地扳倒了一大批忠實於李唐王朝的大臣,如長孫無忌、褚遂良、于志寧、韓瑗、來濟等人,又下詔殺掉了南安王李穎、已故太子李賢的兩個兒子,以及迫韓王李元嘉、魯王李靈夔、黃國公李撰、東莞郡公李融、常樂公主等李唐宗室子弟,試圖將李唐王朝復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這就是說,武則天絕不允許任何人恢復李唐,這是她的政治底線,不容許任何人挑戰——哪怕這個人是她親生的兒子。

可是,狄仁傑是唯一的例外

狄仁傑在武則天身邊擔任大臣時,一直努力想恢復李唐王朝。

據《新唐書·狄仁傑傳》記載:有一年,武則天打算將侄子武三思立爲皇太子,徵詢宰相們的意見。這種事情,宰相們誰敢輕易發表意見呢?大家都悶着不說話。眼看場面僵持下來,狄仁傑打破了沉默說:“我看天下人還沒有討厭唐朝,今天如果要立皇太子,恐怕是非廬陵王不可。”

狄仁傑一直勸武則天立李顯爲太子,武則天爲何還一直那麼信任他? 第2張

廬陵王叫李顯,即唐中宗,是武則天的第三子,曾被武則天廢除皇帝身份,貶爲廬陵王。

狄仁傑這番話惹得武則天勃然大怒,叫停了會議,怒氣衝衝地離開了。

大家都爲狄仁傑提心吊膽,生怕武則天會下令嚴懲他,結果狄仁傑什麼事兒都沒有。

但是,立皇太子的事情還沒有完。不久,武則天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到一隻兩翼折斷的大鸚鵡,特地向狄仁傑請教。

狄仁傑回覆說:“武(鵡)是陛下的姓氏,兩翼是指兩個兒子。陛下現在只有廬陵王、相王(武則天第四子李旦,即唐睿宗)兩個兒子,只要恢復他們的身份,兩翼便能重新振作起來。”

武則天聽了,沉默不語。

狄仁傑決定利用這次難得的機會,勸服武則天。他說:“姑侄與母子之間,哪個關係更親近?陛下如果立兒子爲太子,千秋萬歲後可以配享太廟。如果立侄子爲太子,從沒聽說有將姑姑配享宗廟的。”

武則天很不高興地說:“這是朕的家事,你不要干預。”

狄仁傑回答:“陛下擁有四海,天下的事情都是您的家事,我是一名宰相,怎麼可以不管呢?”

於是武則天又沉默了。

狄仁傑一直勸武則天立李顯爲太子,武則天爲何還一直那麼信任他? 第3張

我們不得不說,狄仁傑很懂得武則天的心理糾結。

武則天是一名雄才大略的女皇帝,但到了晚年,卻在選擇繼承人時面臨着一個尷尬的境地:假如在李家選繼承人,就意味着幾十年的圖謀付諸流水,竹籃打水一場空;假如在武家選繼承人,那麼自己有可能連配享宗廟的資格都沒有——畢竟,歷史上真沒有侄子當皇帝會在宗廟祭祀姑姑的。

武則天當然明白狄仁傑所說的道理,只是沒人敢來爲她點破這層窗戶紙。現在,狄仁傑來點破了這層窗戶紙,實際上讓她有了一個下臺階。

在那以後,武則天開始策劃將廬陵王李顯接回京城的事情了。她派遣使者前往房州,把廬陵王李顯接回京城。爲了給狄仁傑一個“驚喜”,武則天故意將李顯藏在帳後,然後召見狄仁傑。在召見途中,武則天喚出李顯,又對狄仁傑說:“還你太子!”

我們簡直能想象出武則天那副傲嬌的樣子……

狄仁傑叩拜了李顯後,又對武則天說:“太子回到朝廷,大家都不曉得,怎麼能讓大家相信這件事呢?”

武則天便按照狄仁傑的建議,按照禮儀制度,公開迎接李顯回宮。在衆目睽睽之下,李顯的太子位置穩當了,這爲後來李顯繼承武則天的皇位立下了堅實的基礎。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