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橫掃六國的軍隊是如何煉成的?爲何他們被稱爲虎狼之師?

本文已影響2.33W人 

下面由小編給大家帶來秦國的故事,感興趣的小夥伴接着往下看吧。

秦國經歷商鞅變法後,國力日益強盛,軍隊戰鬥力更是突飛猛進,導致其他國家都把秦軍稱爲虎狼之師。其實秦軍能將自己的戰力提升,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爲實行了軍功爵制,士兵論功行賞,只要有功便能封爵。這一項舉措,就足以把士兵們的狼性給調動起來了。其實秦國也不是一夜之間就變強的,而是經歷了數位國君的勤政“奮六世之餘烈”,才讓秦軍有滅六國的實力。

公元前247年,秦莊襄王駕崩,13歲的嬴政被立爲秦王,由於年幼,朝政大權由丞相呂不韋把持。公元前238年,22歲的嬴政開始親政。次年,嬴政逼呂不韋自盡後,完全掌握了秦國的權力。

隨後,嬴政開始指揮秦軍橫掃六國,從公元前236年至公元前221年的15年時間裏,先後滅掉了韓、趙、燕、魏、楚、齊六國,徹底結束了戰國羣雄割據的歷史,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王朝——大秦帝國。

要知道,在戰國七雄割據的年代裏,各國都是要兵有兵,要將有將,爲何唯獨是秦始皇一統天下了呢?那麼,問題來了:秦始皇橫掃六國的虎狼之師是怎樣煉成的呢?

要探討這個問題,需要往回追溯一百多年,那就是一個改變秦國曆史進程的人,他就是秦國變法圖強的總指揮——商鞅。

春秋末戰國初之時,地處西隅的秦國還是一個不起眼的國家,在社會經濟、軍事方面根本無法與中原的大國相比。

秦始皇橫掃六國的軍隊是如何煉成的?爲何他們被稱爲虎狼之師?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繼位後,爲了振興國力,他審時度勢,任用客卿商鞅,於公元前356開展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改變秦國政治經濟體制的改革,即著名的“商鞅變法”。

商鞅變法內容有很多條,其中有一條非常重要的變革,那就是:“廢除世卿世祿制,實行軍功爵制。”

“世卿世祿制”也就是官位、俸祿都是依據血緣關係世襲傳承,只要出生在貴族的家庭,生下來繼續當貴族,即使每天什麼事不做,也是終身享受着豐厚的俸祿。

而“軍功爵制”則是恰恰相反,官位、俸祿一切以軍功爲準,不管是誰,只要有軍功就可以晉升爵位,有了爵位就可以獲得相應的政治地位和經濟待遇。

當然,當時各國也都推行獎勵軍功的改革措施,但是秦國可以說是集各國軍功爵制之大成,其爵位分爲二十個等級,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管理、評議、頒賜軍功爵位的機制。

軍功是怎麼衡量的呢?很簡單,只要殺一個敵人,把首級帶回,就可以升一級爵位。也就是說,秦國的戰士通過上戰場殺敵,平民就可以逐漸升級成爲貴族,而罪徒、奴隸則可以免刑。

於是,秦國的士兵上了戰場,他看到的不是敵人,而是大把大把的金子、銀子,對方哪是敵人啊,分明是光明的前途啊,那還不都積極主動地衝上去大砍大殺嗎?

秦始皇橫掃六國的軍隊是如何煉成的?爲何他們被稱爲虎狼之師? 第2張

軍功爵制,成了激發秦軍戰鬥力的一項很好的機制,但還不是秦軍勇猛無敵的全部因素。因爲,一場真正的大型戰爭,還有重要的排兵佈陣和個人的軍事素質。

秦軍的戰鬥力強,除了軍功爵制的鼓勵外,更依賴於長期有效的科學軍事訓練。秦國人本來就尚武,秦國的軍士訓練更帶有全民的性質。

秦國的男子一生需要服兵役兩年,其中一年是“正卒”,即在郡縣當“戍卒”;另外一年則在中央當“衛士”,或者到前線當“戍卒”,戍守邊關。

秦軍在當“正卒”的這一年,其訓練工作主要由郡縣負責,軍事訓練工作由當地的最高長官負責。

據1975年12月在湖北省雲夢縣出土的《睡地虎秦簡》中記載:秦代法律規定各個兵種都有自己的訓練目標,逾期未達標者,不但本人或教官會受到懲罰,就是主管官員也要受到牽連。

在這樣嚴格的軍事訓練下,又有着軍功爵制的激勵,秦國的軍隊戰鬥力怎能不高?這些士兵在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的指揮下,一支橫掃六合的虎狼之師就這樣煉成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