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學宴在古代已盛行:竟然還有“文科”“武科”之分

本文已影響1.12W人 

老王的兒子考上了北京一所重點大學,在微信裏邀請我去吃升學宴。老王說,古人也要辦升學宴,我咋不辦呢,難道我還趕不上古人?

原來,升學宴在古代已盛行,還有“文科”和“武科”之分。

文科中榜後,要舉行“鹿鳴宴”的專場宴會。鹿鳴宴的最初,只是農閒季節鄉人相聚宴飲的一種民間活動。到了唐代,鹿鳴宴華麗轉身,成爲那個朝代的升學宴。據《新唐書·選舉志》記載,“鹿鳴宴”是唐代地方官員爲本地新科舉人舉辦的一種宴請,時間一般安排在發榜次日。“鹿鳴宴”因宴會上演奏《詩經》中的《鹿鳴》篇助興而得名,是在周代“鄉飲酒禮”基礎上演變而來的聚會形式。飲宴之中必須先奏響《鹿鳴》之曲,隨後朗讀《鹿鳴》之歌以活躍氣氛,顯示某公才華橫溢。這種以鹿爲喻,展示君子曠達之風的胸懷,是要中榜的寒窗學子,心懷感恩。到了宋代,“鹿鳴宴”依然經久不衰,到後來,菜餚中居然真的出現了鹿肉,成了名副其實的“鹿鳴宴”,據傳一直盛行到了清末。鹿一旦成了盤中餐,似乎就有點過分了。我想,如果我生活在那個年代,出席這樣的鹿宴時,哪怕有蘇東坡他們在場,我也一定會大聲疾呼:別吃了,別吃了,聽聽鹿的哀鳴吧!

升學宴在古代已盛行:竟然還有“文科”“武科”之分

“文科”中,還有“瓊林宴”是爲新科進士舉行的宴會,起於宋代。“瓊林”原爲宋代名苑,在汴京(今河南開封)城西,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以前,在瓊林苑宴新及第的進士,因此,相沿通稱爲“瓊林宴”。後來一度改爲聞喜宴,元、明、清稱“恩榮宴”。

再說說“鷹揚宴”,它是武科考鄉試發榜後而設的宴會。何謂“鷹揚”,乃是威武如鷹飛揚之意,取自《詩經》“維師尚父,時維鷹揚”之句。鷹揚既是對新科武舉人的勉勵,又是考官們的自詡。清制,武鄉試發榜後,考官和考中武舉者要共同參宴慶賀,其宴就叫“鷹揚宴”。此外,武科還有“會武宴”。在清吳榮光《吾學錄·貢舉》中這樣記載:“《通禮》武殿試傳臚後,燕(宴)有事各官暨諸進士於兵部,曰會武燕(宴)。”武科殿試不同於武科鄉試,故會武宴的規模比鷹揚宴要氣派得多,排場浩大,羣英聚會,盛況空前。

還有一個顯得悲催的人,他就是范進,中了舉人以後,欣喜若狂,卻因爲一口痰堵住了喉嚨,變得神智不清,瘋瘋傻傻,家人正準備殺豬慶賀時,卻遇到了這樣一個“癲子”,升學宴就只有臨時取消了。還是低調一點吧,免得鄉人看笑話。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