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對於曹操而言有着怎樣的意義?

本文已影響2.43W人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爲什麼有人說曹操贏了不該贏的官渡之戰,輸了不該輸的赤壁之戰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官渡之戰:

官渡之戰,“寒門”出生的曹操剛迎漢獻帝於許昌不久,事業剛剛起步,地盤狹小,兵力有限。他還得分出部分兵力防備荊州劉表,江東孫策等軍閥。因此,曹操能直接用來對抗袁紹的精兵就更少了。而“四世三公”出生的袁紹已經佔據冀州、幽州、青州、幷州很久了,物產豐富,兵精糧足。他率領大軍,傾巢而出,旨在消滅曹操軍隊。演義中是這樣描述的:

“袁紹大怒,遂起冀、青、幽、並等處人馬七十餘萬,復來攻取許昌。”

這是一場“寒門”和“名門大族”的較量,本質是袁紹爲代表的士族勢力與曹操爲代表的寒族勢力的對抗,爲爭奪天下主動權而發動的一場軍閥間的戰爭。袁紹曾是討伐董卓的十八路諸侯首領,以士族集團爲基本勢力,代表着天下大勢,是當時的最強軍閥。

而曹操集團是以譙沛武將及汝潁士族爲基礎,還吸收一大批寒族子弟。曹操重用曹氏宗親和寒門武將,打壓各地貴族,以圖建立一個新的社會秩序。曹操集團是一顆冉冉升起的紅星,即將挑戰霸主袁紹集團。

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對於曹操而言有着怎樣的意義?

經過白馬之戰、官渡之戰等戰鬥,曹操集團逐漸掌握主動權,尤其是官渡之戰,袁紹大軍傷亡殆盡,進而追擊袁氏諸人,逐個擊破。曹操知人善用,善於挖掘寒門出身的有才之士,如許褚、張遼等人。而袁紹狂妄自大,就連田豐、沮授、許攸、張郃等人才不盡其才。官渡之戰中,曹操陣營天時地利人和都佔優,統一北方,贏得了最終勝利。

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對於曹操而言有着怎樣的意義? 第2張

赤壁之戰:

此時,曹操已經平定北方,天下三分之二歸屬曹操,物產豐富,兵精糧足。可以這麼說,現在的曹操就是當年的袁紹,他攜平定荊州九郡之威,率領八十三萬水陸大軍,追擊喪家之犬劉備於江東。江東孫劉聯軍,劉備僅僅依靠劉琦的江夏偏居一隅,主力仍是久居江東的孫氏。然而,孫堅和孫相繼去世,孫權接手尚未平定的江東不久。毫不客氣的說,江東內部還有很多不服孫權的勢力。

因此,在曹操八十三萬大軍碾壓而來時,江東內部主和派佔據主導地位,就連股肱之臣張昭也力勸年輕的孫權順應天意,歸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後在諸葛亮的舌戰窮儒和周瑜的勸阻下,孫權才下定決心,抗曹到底。然而,江東人口比中原稀少,人才匱乏,很難和地大物博的中原對抗。

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對於曹操而言有着怎樣的意義? 第3張

赤壁之戰,從曹操和孫權兩方面看,無論是兵馬,還是糧草等方面,孫權均落在下風。然而,經過周瑜和諸葛亮的連番用計,如蔣幹盜書使曹操錯殺曹營水軍都督蔡瑁、張允;蔣幹第二次去江東,爲曹操引薦龐統,使其戰船首尾相連;諸葛亮草船借十餘萬箭矢等等。

此消彼長,無形之中,勝利的天平倒向了東吳周瑜一方。最後,曹操飲恨江東,損失慘重,安排曹仁守衛南郡後,狼狽逃回許昌。演義中是這樣描述的:

次日,操喚曹仁曰:“吾今暫回許都收拾軍馬,必來報仇。汝可保全南郡。吾有一計,密留在此,非急休開,急則開之。依計而行,使東吳不敢正視南郡。”

如果曹操在赤壁之戰中贏得勝利,消滅孫劉聯軍,進而一統華夏。這樣,中國將提前進入大一統時期,也就沒有魏蜀吳三國鼎立,以及之後的八王之亂和五胡亂華。在曹操統一華夏後,政令合一,或許會迎來一個比肩漢唐的太平盛世。

同理,官渡之戰,如果袁紹大勝,消滅曹操,進而統一北方,乃至整個華夏。這樣,在黃巾之亂後,提前結束中原大地上的紛爭,袁紹也極有可能建立一個龐大的王朝。

歷史沒有如果,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都是以弱勝強,延緩了統一大業,因此,纔有人說,曹操贏了最不該贏的官渡之戰,輸了最不該輸的赤壁之戰。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