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的託孤大臣裏面,誰纔是最衷心的那一個?

本文已影響6.29K人 

劉邦的託孤大臣裏面,誰纔是最衷心的那一個?顯然不會是曹參陳平周勃這幾位,真正忠義的託孤之臣只要一個,那就是王陵。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王陵,秦末漢初之際,楚國沛縣人;與出身低微的劉邦不同,在沛縣地區,王家一直是豪門。

雖然,仗着善於交際的本領,以及樂善好施的性格,劉亭長在沛縣地區可以說是手眼通天的人物。

可是,劉老四再牛逼,他見了王陵都得立馬作揖,並喊一聲“大哥”。

而出身高門的王陵,雖然在表面上也和劉亭長稱兄道弟、你來我往 ,但是在其內心深處,卻保留着“上古貴族”自有的“清高”——在很長一段時間內 ,王陵是看不起“大混混”劉邦的。

即便是後來劉邦“斬白蛇起義”,並且被蕭何、曹參等沛縣豪強推舉爲首領,已然成了一方諸侯,面對劉邦的多次邀請,王陵總是藉故推辭 ,不肯屈從。

劉邦的託孤大臣裏面,誰纔是最衷心的那一個?

王陵,沛人也。始爲縣豪,高祖微時兄事陵。及高祖起沛,入咸陽,陵亦聚黨數千人,居南陽,不肯從沛公。

當然,王陵的固執僅僅是因爲他難以放下的“貴族面子(精神)”,並不是他嫉妒劉邦。

公元前203年,項羽滅秦,在大封諸侯之際,那個誰也不“投靠”的王陵自然被任人唯親的項羽直接忽略,最終什麼爵位也沒有撈着。

不僅如此,看誰都不順眼的項羽,還擺出了一副隨時要收拾掉王陵的架勢。

王陵很氣憤,決定投靠劉邦。

公元前205年,彭城大戰,劉邦手握56萬大軍,誓要一舉殲滅項羽。

可惜,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最終,項羽硬是憑藉着3萬精騎就將劉邦打了個落花流水;被嚇破膽的劉老四撒腿就跑!

本來這也沒什麼,畢竟與項羽交戰,劉邦不是在逃跑 ,就是在逃跑的路上。

但是在,這一次,劉邦卻坑慘了王陵。

原來,早在決戰之初,劉邦就託付王陵將自己遠在沛縣的家人護送回來。

而王陵呢?

雖然,早年間有點看不起劉邦,但是,他篤信“受人之託,忠人之事”——頗有古君子之風的王陵愣是不辭艱險,從沛縣將劉邦的父親,妻子、以及一對兒女給接了過來。

誰知,眼看着就完圓滿完成任務了,劉邦卻兵敗遁走······

被坑慘了的王陵只好率領手下死戰護佑,最終,在亂軍之中,救下了劉邦的一對兒女(呂雉和劉太公被俘虜)。

這個王陵“實誠”到什麼程度呢?

爲了救下劉邦的子女,王陵兩個兒子先後戰死;他自己的母親也被楚軍俘獲,並最終被項羽“烹殺”。

王陵的忠堅可見一斑。

這或許就是劉邦在臨終之際,爲什麼一定要把“級別”不夠的王陵,安排爲託孤大臣的根本原因吧!

事實證明:王陵也確實不負劉邦所託。

公元前187年,漢惠帝劉盈駕崩,沒有了心理負擔的呂雉想要破壞劉邦當年定下的規矩,意欲冊封呂氏子侄爲王,以爲護翼。

聽到呂后的提議,身爲大漢帝國最高軍事長官的太尉周勃,以及一向自詡“智謀過人”的左丞相陳平,屁都不敢放。

只有王陵一人,義正言辭把呂雉懟的無話可說。

劉邦的託孤大臣裏面,誰纔是最衷心的那一個? 第2張

而且爲了保住自己,陳平和周勃還親自下場給呂后大封呂姓諸王找理論依據:

太后議欲立諸呂爲王,問右丞相陵。陵曰:“高帝刑白馬盟曰:‘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今王呂氏,非約也。太后不悅,問左丞相平、太尉勃,對曰:“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稱制,王諸呂,無所不可。”

王陵很是氣憤,他質問周勃與陳平:這樣做,難道良心不會痛嗎?

誰知周勃與陳平卻說自己的做法是保全社稷之舉——而他倆最終使怎麼保全大漢社稷的,就無需小編多言了吧?

歷史已經證明,周陳二人其實只是爲了自己的名利地位罷了。

實誠人王陵可沒有那麼多的彎彎繞,他從始至終都是一句話:呂姓封王,不合高祖的遺志。

沒有辦法的呂雉示好明升暗降,將王陵升任太傅,奪了他的相權。

孤掌難鳴的王陵氣憤不已,立馬上書辭職,以表明自己的操守與立場。

雖然,呂姓最終封王,但是,王陵已然做了自己所能做的一切;他的操守比周勃與陳平不知好了多少倍!

他真是一位難得的忠直之士!他着實對得起劉邦的囑託!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