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登基之後是如何解決國家財政不足的問題的?

本文已影響2.34W人 

歷史上各朝各代在建立之處結束了連年征戰,對於現在的百姓跟國家而言無論是糧食還是錢財都是比較少的。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新朝一套政治體系剛剛建立,正在初步執行,國庫此時也沒有充盈起來,長期作戰後軍隊也需要休息,這可以說是極其艱難了。更可怕的是如果碰上天災,或者外族入侵,那更是雪上加霜,搞不好整個江山就岌岌可危了。別看唐朝後來強盛到萬國來朝,其實最開始也面臨著這樣的窘境。最後雖然化解,但李世民可差點被叫成“馬糞皇帝”。

李世民在隋末亂世南征北戰,為唐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但顯然他的目標不只是簡簡單單做個王爺,武德九年(626)六月初四庚申日他發動了玄武門之變,殺死兄弟,直接逼供,讓李淵連發難都沒有機會。同年八月初九他登基為帝,而此時距離武德元年(618)唐朝建立不過八年而已,內部外部依然還未完全安定。

李世民登基之後是如何解決國家財政不足的問題的?

隋朝楊廣造成隋末嚴重大亂,人口銳減,導致武德年間、貞觀初僅存兩百萬戶。而且早在玄門之變前一段時間,東突厥的頡利可汗揮師南下,竟然直接來到了距都城長安僅40裡的涇陽,整個京師為之震動。此時長安的兵力不過數萬,想要抵擋突厥大軍實在難上加難。於是唐太宗李世民設下疑兵之計,之後親率高士廉、房玄齡等人到渭水與敵軍首領頡利隔河對話,怒斥頡利背信棄義,擅自撕毀定下的和平盟約。

頡利中了疑兵之計,並且被李世民的氣勢震懾,當然很可能還要加上李世民後來開出的一些條件確實讓他動心,最終雙方簽訂了渭水之盟,突厥退兵。不過這樣的盟約顯然只是一時的,一有問題突厥還是會趁機南下。

果然,福無雙至禍不單行。貞觀初年一場百年不遇的大旱來了,本來還處在恢復生產狀態的百姓遭受了嚴重的打擊,而且旱極而蝗,之後又是大規模的蝗蟲過境,更是雪上加霜。國內遭遇天災還不算,本來定下渭水之盟答應和平共處的突厥又要乘人之危,準備南下。這內憂外患讓剛剛登基的李世民也是焦頭爛額,朝會上他詢問文武百官可有解決之法。

要解決的問題實在是太多,但最大的問題是朝廷現在沒錢。沒錢就不能從民間收購糧食去災區賑災,沒錢就沒辦法發軍餉、發物資讓軍隊作戰,如果錢能到位,那麼大部分問題都將迎刃而解。房玄齡此時也是憂心忡忡,先是彙報各地災情,之後便說嶺南地區還有不少餘糧,但朝廷沒錢也沒辦法買來賑災,他也束手無策。沒錢怎麼辦?總不能去搶嶺南百姓的糧食吧。

這時少府監裴匪舒站出來提了一個意見,他說:“陛下不必憂心,微臣有一個法子可以一試,說不定有奇效。前幾日臣聽說御馬監中的馬糞堆積如山,想必軍中的馬糞肯定更多,既然如此,不如把我大唐官府、軍隊中的馬糞都收集起來,當肥料賣掉。蝗災後百姓正要重新耕作,而馬糞這樣的好肥料他們必然需要,這樣既能夠充盈國庫還能解百姓之苦,豈不是一箭雙鵰,何樂而不為呢?”

李世民一聽這確實是個不錯的辦法,於是下令以宰相房玄齡為主,大將軍尉遲恭、少府監裴匪舒為輔,全權負責賣馬糞事宜。之後一場由官府主導的“馬糞運動”如火如荼地開展了起來,效果果然不錯,僅半個月就讓朝廷獲利頗豐,解了燃眉之急。

李世民登基之後是如何解決國家財政不足的問題的? 第2張

突厥一看唐朝“馬糞運動”開展的這樣火熱,能有這麼多的馬糞和百姓參與首先就說明他們戰馬多、人口多,這個時候攻打怕是吃力不討好,於是便放棄了侵略計劃。這下好了,內部有錢了、穩定了,外部膽怯了、退卻了,本來岌岌可危的形勢一下就發生逆轉,馬糞功不可沒。

不過半月後李世民就下令所有官員停止馬糞買賣,官員們都很不解,這麼好的事為什麼要停?李世民在眾人的質疑下道出實情,原來江夏王李道宗給他上了一道奏章,建議他停止“馬糞運動”,不然隨著此運動越來越深入人心,“馬糞皇帝”這個名號很可能會扣在他頭上。李世民當然不願意自己有這麼個“雅號”,於是立馬下令停止。大臣們雖心有怨言,但畢竟關乎皇帝威嚴,未來史書要留這麼一個名也確實不好,於是都不再反對。

讓朝廷始料未及的是,官方停止了馬糞買賣,民間卻絲毫沒有停止的意思,反而還愈演愈烈。沒有了官方的控制,各種不法經營也出現了,暗自抬價、以次充好、非法強佔等等,官府派人取締竟然還引起民怨,不少百姓開始聚眾暴動。此時還是裴匪舒站出來說可以讓民間繼續該活動,官方只要將其納入經營範圍合法化管理就行。李世民採納了他的建議,不久後暴亂平息,民間經營環境也好了不少。

馬糞雖“其貌不揚”,但卻在貞觀之初給唐王朝帶來了不小的財富,而且此舉無意中震懾了北方遊牧民族,為遭受大災的百姓提供了喘息之機。最後“馬糞運動”雖然引起暴動,但朝廷也迅速做出應對,合理的讓利於民,消除了矛盾,成功互利互惠。所以別小看平凡的馬糞,用得好了可是造福天下的“大功臣”。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