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和演義是有不小出入的,那姜維為什麼不願歸曹?

本文已影響1.32W人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關於姜維當年“不得已”降蜀,為何後來不迴歸魏國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這就體現出諸葛亮的高明之處了。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其他幾個地方用計都手到擒來,沒想到在天水用計被一個小將姜維屢屢識破,這讓諸葛亮眼前一亮,人才啊,我得弄過來。

按說諸葛亮想捉姜維那是輕而易舉的事情,直接大兵壓境,破了天水活捉姜維就是了。但是諸葛亮沒這麼做,這樣強行捉來的姜維未必肯降,即使降了也未必真心。為了招攬姜維,諸葛亮制定了周密的計劃。

他先是派人假裝攻打冀縣,冀縣有姜維的老母親,姜維聽說後就亂了陣腳,向天水太守馬遵請求帶兵援救,這樣就把姜維調離了天水。然後諸葛亮又下了一個大本錢,把活捉的魏軍統帥夏侯楙給放了,條件是讓他招降姜維,並且派人假扮冀縣百姓散佈謠言說姜維已經降蜀。等夏侯楙逃進了天水,諸葛亮再派一個假姜維攻打天水,讓夏侯楙和馬遵對姜維產生誤會。

一系列操作完成後,諸葛亮再派兵全力攻打冀縣。姜維不敵,退回天水被拒之門外。可以說走到這一步,魏國高層的做法讓姜維徹底寒了心。隨後他被蜀軍包圍,已經走投無路,這時候諸葛亮勸降,姜維想活命只有投降一途。

史書和演義是有不小出入的,那姜維為什麼不願歸曹?

而且諸葛亮這一系列的騷操作讓以謀略見長的姜維也是心服口服,尤其是諸葛亮肯用夏侯楙換他歸降,更加讓姜維覺得諸葛亮對他的重視。

而諸葛亮也承諾讓他做衣缽傳人,更是堅定了姜維投降的決心。

為了報答諸葛亮的信任,姜維獻計幫助諸葛亮取得了天水,這是在向諸葛亮納投名狀。有了這個投名狀實際上也是姜維自己徹底的斷了歸路。

後來馬謖丟失街亭,蜀軍撤退的時候,諸葛亮不忘提前安排姜維的母親撤回漢中,這讓姜維更加的死心塌地。同時也徹底斷了姜維歸魏的念想。(如果姜維歸魏國,母親還要不要?)

史書和演義是有不小出入的,那姜維為什麼不願歸曹? 第2張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蜀國非常的缺人才。姜維在魏國只是一個小小的中郎將,曹丕接班之後,慢慢向士族大家妥協,寒門弟子晉升的機會少了,重要職位都是士族大家佔據。姜維想要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非常的難,很可能他這個天水中郎將的職位就是頭了。

到了蜀國就不一樣了,他先是加奉義將軍,封當陽亭侯;後來又被任命為右監軍輔漢將軍,平壤侯。最後還當上了蜀國的大將軍。而且蜀漢打的是漢朝的大旗,大義不虧,所以沒必要在魏國這一顆樹上吊著。

以上是演義的內容,史書和演義有不小的出入。

建興六年,丞相諸葛亮軍向祁山,時天水太守適出案行,維及功曹樑緒、主簿尹賞、主記樑虔等從行。太守聞蜀軍垂至,而諸縣響應,疑維等皆有異心,於是夜亡保上邽。維等覺太守去,追遲,至城門,城門已閉,不納。維等相率還冀,冀亦不入維。維等乃俱詣諸葛亮。

史書和演義是有不小出入的,那姜維為什麼不願歸曹? 第3張

這一段是三國志姜維傳中的內容,什麼意思呢?就是諸葛亮出祁山,天水太守馬遵正帶著姜維和樑續、尹賞巡查,聽到諸葛亮大軍壓境,不少縣都投降了。馬遵擔心姜維等人和那些投降縣的人一樣,於是就撇下他們連夜跑到了上邽城。姜維等人也緊隨其後,馬遵就更加懷疑姜維等人(這麼著急追上來是不是想抓我啊?)姜維等人見上邽城不接納,就跑去了冀城。冀城可能是得到了馬遵的傳信不肯放他們進來,姜維等人走投無路,只得投降了諸葛亮。

天水太守馬遵將維及諸官屬隨雍州刺史郭淮偶自西至洛門案行,會聞亮已到祁山,淮顧遵曰:“是欲不善!”遂驅東還上邽。遵念所治冀縣界在西偏,又恐吏民樂亂,遂亦隨淮去。時維謂遵曰:“明府當還冀。”遵謂維等曰:“卿諸人(回)覆信,皆賊也。”各自行。維亦無如遵何,而家在冀,遂與郡吏上官子脩等還冀。冀中吏民見維等大喜,便推令見亮。二人不獲已,乃共詣亮。亮見,大悅。

未及遣迎冀中人,會亮前鋒為張郃、費繇等所破,遂將維等卻縮。維不得還,遂入蜀。諸軍攻冀,皆得維母妻子,亦以維本無去意,故不沒其家,但系保官以延之。

這段是《魏略》的內容,情況和《三國志》有些出入。出入在哪呢?就是姜維和郡官子脩跑到冀城,冀城的人推薦他們兩個出面投降諸葛亮。兩人沒辦法,只能代表冀城投降了諸葛亮。後來蜀軍敗退,冀城有被魏國奪回,姜維等人的家眷也被魏軍俘獲。魏國方面的意思是姜維等人投降不是本意,就沒有連累他們家人。

兩本史書的記載雖然不通,一個是被本國拋棄而投降,一個是被挾裹投降。但都是主觀行動上的投降。就像當年蜀國黃權一樣,降了就是降了,新主家對你也不錯,再想著回去,人品就會被世人所不齒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