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什麼要實行子貴母死制度 宮廷生存的法則是什麼

本文已影響1.04W人 

還不知道:子貴母死制度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北魏什麼要實行子貴母死制度 宮廷生存的法則是什麼

由鮮卑族建立的北魏是南北朝時期第一個統一的王朝。公元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分裂時期,自稱代王,建立代國,後正式國號"魏",改稱魏王。歷史上稱爲"北魏"。

他不僅改變了戴朝一直實行的"兄終弟及"制度,改爲"長子繼承製",並立即實行這一制度,將皇位傳給了自己的長子。同時,在傳位給長子時,他下令處死長子的生母劉貴人。從此,"子規母制"在這裏開了先河,歷代都有。

但爲什麼要實行"子貴母死"制度,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也是歷史上遺留下來的歷史問題。這個問題是否反映了歷代統治者的統治思想,是否與一個國家的統治思想和制度有關,這是不言而喻的,也一定會得到肯定的回答,那就是相關。從現在來看,"子貴母死"制度不僅是一種宮廷統治制度,更是古代統治的另一種規則的反映。

1.爲什麼要實行"子貴母死"制度?

衆所周知,歷史上的呂后是外戚的典型人物之一,她掌握着國家的統治權,只是因爲統治者年輕,才使得國家的統治權倒向了外戚一邊。

北魏什麼要實行子貴母死制度 宮廷生存的法則是什麼 第2張

後來到了東漢,這種情況更加嚴重,很多時候皇帝年紀輕輕就登基了,但活不長,很快就死了。相反,這些皇帝的母親或者說王朝的皇后很長,漢朝的皇后還有帝政的地位,可以規定年輕的新皇帝登基,皇太后有權行使垂簾聽政的權力。

北魏爲什麼要實行"子死母亡"制度?

因此,拓跋珪主張學習前秦先進的中原文化,再加上拓跋珪的先知先覺,他本人對中原文化的熱愛,他大力提倡學習中原文化。還對前朝皇帝的子孫進行封賞,不僅獲得了大量的民衆和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仁政的思想。不僅如此,拓跋珪還提倡鮮卑與漢族聯姻,真正意義上實現了中原文化的大融合、大傳播。

北魏什麼要實行子貴母死制度 宮廷生存的法則是什麼 第3張

2.古代宮廷生存的法則是什麼?

北魏的馮太后是北魏時期的風流人物。她出身於北燕皇族,卻因國破家亡,被迫成爲新朝的奴僕。即便如此,她的光芒也沒有被掩蓋,她被北魏文成帝視作貴人,他對文成帝很好,照顧他的日常起居,這也讓他們的關係越來越密切。

當時,文成帝只有11歲。後來,文成帝終於親政,馮太后和文成帝的日子過得比較融洽,但好景不長,文成帝26歲就去世了,這對馮太后打擊很大,最後隻立了年輕的太子拓跋宏爲新皇帝。拓跋宏初爲皇帝,對於國家大事不能自己解決,此時,就需要馮太后的支持和幫助。因此,馮太后在擁立皇帝的時候,手中的權力也在一步步加大,逐漸掌握了整個國家的大勢。

北魏什麼要實行子貴母死制度 宮廷生存的法則是什麼 第4張

而且,馮契本來就是少數民族的血脈,對於漢族的規矩和禮儀是不屑一顧的,他敬愛的文成帝已經離去,他不會再對死去的文成帝念念不忘。因此,當時的馮太后可謂是朝廷的一枝獨秀,地位實爲一國之主。

如前所述,文成帝早逝後,馮太后揹負着建立新皇帝、治理國家的重擔。新皇帝年紀輕輕,對國家大事一無所知,根本離不開支持,而這又離不開馮太后。從這一點來看,不可能賜死馮太后,而且馮太后對文成帝非常寵愛,位高權重,在當時的形勢背景下,也不會因爲子貴母喪這種制度就賜死馮太后。

當時的皇帝和馮太后也是非常恩愛的,所以即便是當了太子也是捨不得給馮太后這樣的死法。而且,太子也不是馮太后親生的,所以,馮太后在北魏這樣一個難生兒育女的朝代,她從來沒有生過孩子,可以說是好福氣,而且還擁有先帝的寵愛,在先帝死後當上了皇太后。

事實上,"子貴母死"制度已經實行了一百多年,經歷了幾個朝代,但最終止步於胡太后。胡太后作爲宣武皇帝的遺孀,平時獨立大方,別人都怕生兒子,她卻不怕。結果宣武帝也很欣賞她的勇氣,於是破例不給她死。但最終卻以悲劇收場。胡太后登位後專橫戀內官,最後導致淫亂宮頸,致使明帝被害。

北魏什麼要實行子貴母死制度 宮廷生存的法則是什麼 第5張

馮太后雖然沒有像胡太后那樣有幸有個不被賜死的兒子,但她一生沒有兒子,處於統治朝政的最高地位,是值得敬佩的。馮太后在幫助新皇帝掌權的時候不記仇,在被打之後依然待人如初,所以很多宮人對她心存感激,非常敬佩。同時,爲了鞏固朝政,馮太后的恩威並施使北魏政權和鮮卑族最終實現漢化,逐步走向封建化。

因此,在這些優點面前,馮太后個人對男寵的寵愛就不值一提了。試想,這樣一個見過大風大浪的女人,怎麼會被世俗所壓迫。從這一點來看,在當時的情景下,馮太后一人手握國家政權,威名遠播天下,馮太后根本不可能被賜死。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