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守寡之後 她們爲什麼不選擇改嫁

本文已影響2.31W人 

你真的瞭解古人守寡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古代守寡女子爲何不改嫁?

我國封建統治在我國長達兩千多年,春秋戰國時期的由孔子創立的儒家學派自西漢確定正統地位後,教導學子的君臣禮儀等觀念使得封建帝制在長期內得以穩定。儒家思想對社會帶來的積極影響中也摻雜着一些嫡庶有別、男尊女卑等一些消極內容,正是這些內容造成中國古代女性社會地位長期處於低估的重要原因。古代的婚姻制度的自由程度與現在自然無法比擬,那你們是否瞭解古代女性變爲寡婦後的生活呢?

古代女子守寡之後 她們爲什麼不選擇改嫁

從中學的課本中,無論是《氓》內婚後二三其行的男子將女子拋棄,還是《孔雀東南飛》中劉蘭芝與丈夫的婚姻得不到家長的肯定而被退婚等例子,我們便可得知古代男女的婚姻既是出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體現了女性在整個社會中的被動地位。

女性在婚姻面前毫無自由可言,即使在婚後遭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同樣無處訴苦。出於傳統三綱五常的觀念的影響,女性在婚後變成了“夫爲妻綱”,如果一名女性被丈夫一紙休書宣告婚姻破碎後,這位女性不僅會得到男方家長的嫌棄,甚至自己的親生父母都會覺得女兒做了有損自家顏面的事情,在他們心中沒有做錯事的女兒反倒成爲了千古罪人。古代森嚴的道德體系下,女性長期處於壓迫之中,如若碰到更爲不幸的,比如丈夫在婚後的意外去世,女性的改嫁又成爲了一樁罪過。

在歷史上有名的改嫁便是清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的改嫁。我們都瞭解李清照生在宋代的戰火年代,長年累月的動盪時局讓李清照不得不南遷。在她的流亡生涯中,丈夫趙明誠的去世讓她變得孤苦無依,而先前有一定身家的李清照成爲社會中人們盯緊的對象。身上的家產在輾轉流離中已所剩無幾,無處可依的李清照結識了一位她認爲較爲可靠的男子——張汝成。

外表冠冕堂皇的張汝成背地裏卻是個尖酸刻薄的小人,他肯和李清照在一起是貪慕李清照身上的家產和名氣,面對李清照絲毫沒有同情之意,反而有過虐待她的行徑。不堪受辱的李清照單方面與張汝成宣告離婚,而李清照的行爲觸碰了當時的法律。古時女子想要主動提出離婚按照法規會被判處入獄兩年,清高孤僻的李清照便走向了監獄也不願意再繼續這場婚姻。

古代女子守寡之後 她們爲什麼不選擇改嫁 第2張

上述提及的李清照改嫁一事在封建時期出現的案例是少之又少,我們都瞭解從秦王朝到清王朝,中央集權不斷加強,科舉制的考試內容也逐漸固化,在社會思想得到高壓禁錮的同時,女性的社會地位迎來了空前的低谷時期。

在清代時期朝廷將在丈夫死後,妻子不離不棄守寡之人頒發貞節牌坊,這就在社會中形成守貞潔的風氣。大肆褒獎的背後助長了男尊女卑的進一步強化,我們可想而知在那個時期,如果一名女性在伴侶離世後選擇改嫁將會面對怎樣的社會道德譴責。正是這樣的事例讓女性整體遭受重重束縛,更是有確實存在過的女性在17歲便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後,在無數個日夜中只好數着一顆一顆的黃豆好打發這漫漫長夜,讓時間好快些在指尖流逝,好讓自己的孤獨少些。

古代女子守寡之後 她們爲什麼不選擇改嫁 第3張

古代女性遭受的不公待遇我們站在今人的眼光上是無法想象的,我們生在男女平的的21世紀又是何等的幸運。面對生活中偶爾存在的一些封建思想,我們要對於這種行爲勇敢地說不,身爲新世紀的女性,在感慨思想多元包容的同時也要銘記身上的任務。在國家日益發展的同時,女性的地位會得到更深一步的發展,面對日新月異的明天我們應力所能及地爲社會發展做出一些貢獻。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