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張士誠已經自稱吳王,朱元璋爲何不換其他王號?

本文已影響1.41W人 

明朝是由朱元璋建立起來的一箇中原王朝,傳十六帝,國祚共計276年。在明朝建立之前,朱元璋一開始加入了郭子興的隊伍,之後更是自稱吳王,史稱西吳。比較巧合的是,在朱元璋自稱吳王之前,東南軍閥張士誠早就在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九月,自立爲吳王了。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一下既然張士誠已經自稱吳王,朱元璋爲何不換其他王號?

張士誠早年以販賣私鹽爲生,但迫於鹽官的淫威,一直是苦不堪言,最後於元順帝至正十三年(1353年)正月,祕密聯絡了包括弟弟三人以及壯士李伯升等十七名膽大的鹽民,想要武裝暴動。當時響應張士誠的鹽工有一萬餘人,在佔據高郵城之後,自稱“誠王”,國號“大周”,年號“天佑”。

《明史·列傳·卷十一》記載:“當是時,士誠所據,南抵紹興,北逾徐州,達於濟寧之金溝,西距汝、潁、濠、泗,東薄海,二千餘里,帶甲數十萬。”

既然張士誠已經自稱吳王,朱元璋爲何不換其他王號?

面對如此大好局勢,張士誠便於元至正二十三年自立爲吳王,尊母親曹氏爲王太后,設置一應官署衙門。到了至正十九年,這時候朱元璋已經開始進攻陳友諒了,而且還派人過來邀請張士誠一起進攻陳友諒,但張士誠已經被權勢衝昏了頭腦,認爲自己可以坐山觀虎鬥,能在雙方決出勝負時撿個大便宜,於是就拒絕了朱元璋。

不料,朱元璋打敗陳友諒之後,也自立爲吳王,史稱西吳。再之後,朱元璋趁勢消滅張士誠,建立了大明王朝。那麼既然當時張士誠都已經自稱吳王了,朱元璋爲何不另外換其他王號呢?

第一個原因是因爲元末時期,民間流傳着一首民謠:“富漢莫起樓,貧漢莫起屋。但看羊兒年,便是吳家國。”所以爲了迎合這首民謠,朱元璋也自稱吳王。

既然張士誠已經自稱吳王,朱元璋爲何不換其他王號? 第2張

第二個原因則是因爲陳友諒被消滅之後,朱元璋與張士誠便成了“北有淮海、南有浙西”的一方霸主。而淮海、浙西這兩個地方在古代又都屬於吳地,吳地文化已經有千年之久了,要得到這兩個地方百姓的認同,必然只有成爲吳王纔可以。爲此,朱元璋稱吳王之後,還命人撰寫《朱氏世德碑》,記載朱家子孫來源,“本宗朱氏,出自金陵之句容,地名朱巷,在通德鄉。上世以來,服勤農業。”

《明史》評價:士誠爲人,外遲重寡言,似有器量,而實無遠圖。既據有吳中,吳承平久,戶口殷盛,士誠漸奢縱,怠於政事。士信、元紹尤好聚斂,金玉珍寶及古法書名畫,無不充牣。日夜歌舞自娛。將帥亦偃蹇不用命,每有攻戰,輒稱疾,邀官爵田宅然後起。甫至軍,所載婢妾樂器踵相接不絕,或大會遊談之士,樗蒲蹴踘,皆不以軍務爲意。及喪師失地還,士誠概置不問。已,複用爲將。上下嬉娛,以至於亡。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