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七步成章”該如何理解呢?其中又有哪些故事?

本文已影響2.23W人 

【出處】丕又曰:‘七步成章,吾猶以為遲。汝能應聲而作詩一首否?’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九回

【解釋】稱人才思敏捷。同“七步成詩”。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才思敏捷

結構】偏正式

【相近詞】七步成詩、七步奇才、七步之才

成語“七步成章”該如何理解呢?其中又有哪些故事?

【同韻詞】慈明無雙、鑿壁偷光、一尺寒光、佛是金裝,人是衣裝、腹熱腸荒、隨圓就方、倒海翻江、杖鉞一方、浩浩湯湯、極壽無疆。

【年代】古代

成語“七步成章”該如何理解呢?其中又有哪些故事? 第2張

【成語故事】三國時期,曹操的小兒子曹植才思敏捷,哥哥曹丕廢掉漢獻帝建立魏朝做了皇帝,命曹植在七步之內作詩,曹植作詩:“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還嫌七步成章太慢,又要求應聲作詩。

【成語示列】休道是七步成章。  明·高明《琵琶記·杏園春宴》

免責宣告:以上內容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