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吳王夫差爲何不選擇直接滅掉勾踐的越國?

本文已影響1.63W人 

卻說吳王夫差答應了越國的和談,文種心中一塊石頭方纔落地,伍子胥突然來了。

伍子胥早飯還沒來得及吃,就急匆匆趕來了。

到了中軍營帳,也不通報,大踏步直趨闖入,一眼就望見伯嚭和文種兩個,站在吳王夫差的旁邊。

伍子胥怒氣勃勃,喝問夫差道:“大王!難道你已經答應他們許和了嗎?”

夫差道:“是啊,寡人已經答應了。”

伍子胥連聲大叫道:“不可!不可!”

嚇得文種倒退幾步,面如土色。

夫差問道:“如何不可?”

伍子胥諫道:“千萬不可許和!咱們吳國與越國靠的太近,勢不兩立,若現在吳不滅越,將來越必滅吳!”

因爲吳越兩國,同處東南半溼潤地區,他們地緣相鄰,語言相近,很多方面的相似度都非常高,用今天的話來講就是說,這兩家公司同在一塊地盤上,且主營相同,缺乏互補性,只構成競爭關係。

因此,併購是必然的趨勢。伍子胥主張吞併越國,是有他的道理的。

解密:吳王夫差爲何不選擇直接滅掉勾踐的越國?

但夫差有夫差的考慮。

因爲越國已被打的大敗,哪還翻的起浪?夫差不想把精力都浪費在一個小小的越國身上,齊國,晉國,中原的市場大着呢,他要做真正的天下霸主!與越國許和,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伍子胥知道他的心思,所以又勸道:“大王!如果你想揮師遙擊遠方的秦國、晉國,就算你打贏了他們,但他們的土地並不適合我們居住,他們的車馬也不適合我們乘坐。而越國就不同了,滅了他們,我們可以住他們的地,可以乘他們的船,我這都是爲國家着想啊。”

夫差一時語塞,不能對答,只好兩個眼睛望着伯嚭。

伯嚭緩緩上前奏曰:“相國說的有些道理,但也不全對,咱不能動不動就滅人之國,只知道用武力,是不會長久的。同一塊地盤上並存兩國,是自古就有了的,比如有秦國就有晉國;有齊國就有魯國,他們都挨的很近,如果說吳越不能共存的話,那他們就更不應該共存了。如果說吳越水居,得了他們的土地車馬沒用的話,那麼他們中的任何一國得到其他三國的土地車馬就必定有用,可他們這四個國家爲什麼不合併成一個國家呢?所以說,因爲挨的近就要滅了人家,是沒有道理的。”

伍子胥一愣,沒想到這伯嚭還挺會反駁的。

因爲這伍子胥的脾氣有點暴躁,頓時大怒,叫喊道:“難道說,先王的大仇,不報了嗎!不滅越國,你們對得起先王嗎!當初大家都一起發過誓,現在反悔了,是想連累我伍某不忠不義嗎!”

伍子胥把死去的吳王闔閭搬出來,強烈要求滅越報仇。

夫差無話可說,又只好兩眼望着伯嚭。

只見伯嚭不慌不忙,說道:“如果說先王的大仇,越國不可赦免的話,那麼相國您和楚國的仇就更大了,那您怎麼不滅了楚國報仇呢?您怎麼最終還是與他們和談了呢?您不能因爲自己要行忠厚之事,就讓我們的夫差大王留一個爲人刻薄的壞名聲啊,忠臣不是這樣當的!”

解密:吳王夫差爲何不選擇直接滅掉勾踐的越國? 第2張

伍子胥氣壞了呀,可又反駁不了他,正沒處發作,夫差開口發話了:“好啦,好啦,二位都是爲了國家,就不要再爭了,相國且退,等越國進貢的那一天,寡人保證分你一份就是啦。”

伍子胥恨恨而去,邊走邊嘆道:“今天你放了越國,他們用十年生養,再用十年練兵,不過不過二十年,吳國就完了!”

這是伍子胥與伯嚭的第一次正面交鋒。夫差採納了伯嚭的意見,不聽從伍子胥的勸告。

越國究竟該不該滅掉?按《君王論》的觀點,凡是有能力滅掉的,就把他滅掉;對於滅不了的國家才讓他歸順,先變爲附屬國以後再說。

此時的越國,應該能滅掉,但很困難,代價太高,不划算。因爲夫差還要養精蓄銳,抓緊時機,北上中原,爭霸天下。

楚國以前被他們重創過,需要休養生息;晉國正面臨着被卿大夫們瓜分解體的危機;齊國的齊景公老了,也面臨着被田氏家族取代的危機。這些大國都處在危險期,要是等他們恢復過來了,吳國再想稱霸的希望就減少了,以後的出路又在哪裏?

所以,究竟哪一種策略更優,其實誰都不好說。這正是吳王夫差的困境。根據兩利相權取其重的原則,夫差選擇了北上爭霸,也沒錯。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夫差對越國“從簡”處理,怎樣簡單怎樣辦,既然可以再不費力的坐擁越國的收入財富,又何樂而不爲呢?而越國在生死存亡的關頭,簽訂不平等條約,敢於割肉,也不失爲一種保命的策略。

在這一點上,雙方是一致的,所以很容易成交。

於是,吳王夫差與文種約定,五月中旬,讓勾踐夫婦一起來吳國認罪。又留一萬兵交給伯嚭守在哪裏,如果過了期限,勾踐不來,就滅了越國!

都交代完畢後,夫差領着大軍,先回國去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