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爲何貪吃?人類史上大部分時期食物匱乏

本文已影響1.4W人 

元旦剛過,春節將至。每逢過節,報紙的副刊大多會有營養或醫學專家的文章,提醒大衆如何避免在節日之際因爲貪吃而得病。節日裏醫院消化道病人的增多表明此類提醒絕非多餘。貪吃是人的一種本性,根據達爾文理論,特定的性狀(功能、結構或行爲)能夠延續下來,總有其適應性,而暴飲暴食顯然不是一種適應性狀,但人類爲何難以杜絕貪吃的惡習?不僅如此,還需追問的是,人類到底是素食動物還是葷食動物?因爲這涉及我們一日三餐食物種類的搭配問題。

人類爲何貪吃?人類史上大部分時期食物匱乏

若從解剖結構上來看,人類似乎是葷食動物。比如,人類的大腸不如兔子之類的草食動物那樣發達,大腸主要用於分解植物中的纖維素;但從生理功能上來看,人類消化肉食的能力又遠遠及不上如獅虎之類的肉食動物,對於肉食動物來說,頓頓有肉、暴飲暴食是它們的常態,但它們卻不會遭遇血液指標的“三高”麻煩。那麼人類的獨特性在哪裏?生物學家認爲,人類是一種以素食爲主的雜食動物。我們的大腸之所以退化,那是因爲人類通過切割、燒煮等方式,把食物加工的物理過程轉移到了體外,因而減輕了大腸的負擔,但食物的化學消化依然得由人體自身來完成,過多的肉食對於素食爲主的人體就會是一個額外的負擔。

從人類的進化史來看,數百萬年來,人類一直處於狩獵-採集時期,一路走來一路吃。此後,人類發展出農業,由此進入文明社會。農業對於人類來說,是福還是禍?還真不好說。多虧新近興起的“古病理學”,專家們可以瞭解原始人的身體狀況——根據考古發現的骨骼。研究發現,希臘、土耳其出土的史前期人骨,男性身高平均爲177.8釐米,女性爲167.6釐米。然而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男性卻是160釐米,女性是155釐米。身高反映的是營養狀況,顯而易見,自從有了農業以後,人們反而吃得更差了。

農業對於人類健康的危害,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史前期人類的食譜種類繁多,營養均衡;而農業時代的食譜,大部分是富含澱粉的農作物,熱量有餘,營養卻不夠均衡。現代人類消耗的熱量中,小麥、水稻、玉米的供給就超過50%,它們提供的主要是糖原。其次,農業時代的人們面臨更多的風險,由於僅依賴少數幾種作物爲生,一旦天有不測風雲,人就會有旦夕之禍,如1942年的那場大饑荒。還有就是傳染病的侵襲,病菌極易在擁擠不堪、營養不良的定居人羣中蔓延。最後,農業文明還帶來階級分化和性別歧視。土地、糧食乃至財產都必須有某種分配規則,這就有了強勢的統治階層。

當然,農業的好處無須贅述。在此我們想要關注的是,人類自古以來的食譜究竟如何搭配。若說回到農業時代,顯然是澱粉爲主,而澱粉主要是提供由糖原分解而得到的能量;但若說回到史前文明時代,食譜依然是素食爲主,但搭配則更爲豐富,各種果實類(包括堅果等)居多,甚至不乏昆蟲之類(黑猩猩會食用螞蟻,其實昆蟲的蛋白質含量極爲豐富),偶爾還有狩獵所得的小型動物。難怪狩獵-採集者的健康狀況甚至好於農民。

再回到本文開頭提出的另外一個問題:人類爲何貪吃?這是因爲在人類歷史上的絕大多數時期,食物總是相對匱乏。在狩獵-採集時代,邊走邊吃的生活狀態決定了人們不可能餐餐過飽;農業時代不乏青黃不接的年份,因此逮着機會盡可能多吃就是一種適應性狀,逢年過節更是大吃大喝的大好機會。但自從進入工業時代以來,人類一舉告別食物匱乏年代,不僅衣食無憂成爲常態,加工食物更是成爲家常便飯,它們重色、重味,強烈刺激感官慾望,更令美食成爲擋不住的誘惑。與此同時,現代人的運動量卻遠遠及不上長年勞作的農民或到處流浪的狩獵-採集者。結果就是,營養失衡伴之熱量過度成爲當代人特有的疾病之源。本來儘可能多吃是一種適應性狀,但當環境快速變化之後,原先有利的適應性狀反而成爲有害性狀——計劃不如變化快。

如此說來,舌尖上的美食,令人心動卻不能輕易行動,更不應成爲節日的主調。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