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是怎麼演變而來的?在古代筷子有什麼象徵意義?

本文已影響2.5W人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筷子是怎麼演變而來的?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筷子是中國人最常使用的餐飲工具,同時筷子也是中國文明的產物,是中華文明飲食文化的重要內容。

筷子有很多種,有竹筷,木筷,石筷,還有瓷器做的,骨頭做的筷子。《韓非子·喻老》中記載紂王曾用象牙當筷子:

“昔者紂爲象箸,而箕子怖。”

司馬遷在《史記·宗微子世家》也如此記載:

“紂爲象箸,箕子嘆曰:彼爲象箸,必爲玉杯;爲玉杯,則必思遠方珍怪之物而御之。輿馬宮室之漸自此始,不可振也。”

早在上古的商王朝,紂王就用象牙筷子了,這便說明了古代筷子種類的多樣性。

筷子是歷史不斷演變發展的產物,經過歷朝歷代的發展,出現了多種種類,也被賦予了餐具之外的文藝價值

筷子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產物,在先秦時,人們將筷子稱爲“挾”,在商朝時,筷子多被稱爲“箸”,此後“箸”便成了筷子的統稱。直到明代,由於“箸”和“住”諧音,人們便將“箸”改爲“快兒”,由此可見筷子的文化貫穿中國歷史上下幾千年。

筷子是怎麼演變而來的?在古代筷子有什麼象徵意義?

《禮記.曲禮》中記載:

“羹之有菜用挾,其無菜者不用挾。”

據說在原始社會時期,人們多食生肉,以手抓食,直到後來有了火,有了石器,食物就出現了很多新的食用方法,從而出現了匕匙這種餐具。

據研究發現,匕匙甚至早於箸產生。隨着人類社會的不斷髮展進步,人類對食物的要求也越來越多樣,到後來出現了許多烹飪文化,僅僅只有匕匙已難以滿足烹飪要求,人們就發明了箸。隨着箸的不斷演化,又出現了不同材料製成的箸,如貴族使用的象牙箸和平民使用的木箸,但都是類似於小木棍的形狀。

筷子是怎麼演變而來的?在古代筷子有什麼象徵意義? 第2張

直到中國商周時期青銅製品的出現,箸又有了新的製作材料,而這一時間箸的作用已不僅僅是是爲了便於食用,上層社會更注重箸的美觀製作價值,使得有些箸甚是精美。

到了隋唐時期,人們開始用金或銀來造箸,但平民是沒有機會享用的,僅僅是爲了滿足高官顯貴們的奢侈藝術要求。而就在隋唐時期,銅製品的箸已經開始被淘汰,原因是人們發現銅會發生氧化,從而產生難聞的銅味。

另外,鐵製品的箸也由於會生鏽而不能用於餐飲,所以銀箸開始大量產生。銀筷在當時被人們認爲可以測毒,毒遇銀筷筷則黑,這種說法雖不科學,但在當時卻爲人們所青睞。

筷子是怎麼演變而來的?在古代筷子有什麼象徵意義? 第3張

唐朝是我國古代封建社會最爲鼎盛的時期,這一時期的文化,經濟政治都相當的發達。而民間也多一片繁榮景象,故人們生活安逸,幸福。而生活中的安逸滿足後,人們開始追求更多享受,其中就包括飲食文化的享受。

所以,箸這一時期也被大規模製造,而這一時期出土的箸多有長的特點,多是爲了滿足達官貴人們的喜愛。到了明朝後期,宮廷中就多製造精巧美觀的筷子,文藝欣賞價值已大過其實用價值。

筷子不只是一種飲食餐具,人們通過筷子聯想到其象徵意義,並逐漸將筷子與政治相聯結

當我們使用筷子吃飯的時候,要求我們拿筷子的手一定要姿勢正確。做到兩根筷子協調配合,一致運動,這樣才能夾住菜,也就是暗示只有“團結,正直”才能最終達到目標。因此古人也多用箸來讚賞人的正直,剛正不阿。唐王曾將永福公主嫁於琮,公主不願,便“折箸”表達自己“寧折也不彎”的決心。

在《秦饌古今談》中記載,宋璟在爲唐朝宰相時爲官清正廉潔,爲朝野上下所稱道,唐玄宗也聽說了他廉潔之名。在一次宴席上, 爲獎賞宋璟,唐玄宗親自將自己的金箸賜予他,宋璟握着金簪不知皇上是什麼意思,唐玄宗看出了宰相的疑惑,便說道:

“非賜汝金,蓋賜卿以箸,表卿之直耳。”

意思便是稱讚宋璟爲官正直清廉,金箸是對他的獎賞。

筷子是怎麼演變而來的?在古代筷子有什麼象徵意義? 第4張

筷子的發展貫穿歷史的發展,作爲一種文化,筷子也漸漸與政治產生聯繫。在商紂時期,紂王曾經命人爲他私自打造了一雙象牙做的筷子,這件事被大臣箕子知道後, 箕子便開始擔憂紂王有生活腐化奢侈的苗頭,因爲紂王已經有了象牙筷子,而爲了更好的配套使用,就會想要擁有犀玉酒杯;現在用象牙製作筷子,那麼不久便不滿足於普通的食物,進而想要吃大象和豹的胎;這樣天天想着吃奇珍異品,用品華貴奢侈,便會只想着自己享樂,會荒廢朝政,不知進取。

於是,箕子便面見紂王,對他說:“我害怕用象牙筷會導致惡性發展和不良結果,因而希望大王可以改正自己的行爲,不要使用象牙筷。”商紂王覺得箕子一派胡言,將他趕了出去。自此五年以後,紂王開始設酒池,建鹿臺,戲美人,荒淫無度,不理朝政。商國的社會越發混亂,統治殘暴腐敗,不久便亡國了。從一雙筷子便可以看出腐敗的前兆,慢慢的會慾求不滿,最後走向滅亡,這是多少亡國君主的寫照。

筷子是怎麼演變而來的?在古代筷子有什麼象徵意義? 第5張

古代像這種利用筷子來達到某種政治目的的例子不在少數。在劉邦與項羽對峙時期,一次劉邦被楚軍圍困滎陽,糧草即將斷絕,劉邦本想採用酈食其的諫言分封六國後人以求脫困,謀士張良察覺其中不妥,以一雙筷子向劉邦比劃並闡述了八項不妥,劉邦才恍然大悟。

除此之外,在漢景帝時,有一個有名的軍事家叫周亞夫,他是漢朝開國功臣周勃的兒子,而且軍功赫赫,但他脾氣很差,漢景帝不放心他。一次漢景帝邀請周亞夫到宮中參加宴會,但是漢景帝卻沒有給周亞夫筷子,心高氣傲的周亞夫到發現自己沒有筷子時,便大聲向宮女要筷子。於是皇帝就問他:“難道這你還不滿足嗎?”這時周亞夫才知道皇帝的用意,便不再作聲。宴席過後,皇帝看着周亞夫的身影說到:“此人不能留。”周亞夫死都沒想到是一雙筷子讓他走向滅亡。

筷子是怎麼演變而來的?在古代筷子有什麼象徵意義? 第6張

筷子是政治的象徵,而筷子也是政治的一種反映,君主以筷子識人,喻人,都是筷子融入政治的表現。筷子可以預知政治之腐敗不無道理,民間就有民歌唱:

“帝王盛宴金滿堂,象著一動銀千兩。貧民破碗舀清湯,竹筷難撈幾粒糧。 ”

這便是“以筷預政”。

筷子作爲生活中最常用的餐具,在重視禮儀文化的古代,被賦予了各種獨特的內涵

在古代,使用筷子要十分注重對象,不同的輩分和身份之間所用的禮儀是不同的。在明初時期,有一才子名唐肅,明太祖欣賞他,便喊他進宮“待膳”。但他卻忘記了身份之差,朱元璋面前擺放橫筷,引起皇帝大怒,被革去官職,發配充軍。

而在一些少數民族地區,他們也有着自己獨特的筷子習俗。在一些土家族中,客人如果想表示吃飽了,不必再盛飯了,就可以將筷子擺爲十字形,主人便知道他的意思;而在一些彝族的主人家,若是沒有吃飽,但是又不好意思自己盛飯,可將筷子放在碗的右邊,主人看到便會主動爲你盛飯,如果吃飽了就可以將筷子放在碗的左邊與主人閒談。

筷子是怎麼演變而來的?在古代筷子有什麼象徵意義? 第7張

筷子在古人婚嫁中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這種婚嫁中筷子禮儀的出現,最早產生在宋代。在我國廣東潮汕地區,在那裏的每一對新人在結婚時,新郎和新娘依據傳統都需要喝一碗桂圓湯。而真正特別的不是這碗桂圓湯,而是喝桂圓湯所用的工具。

喝湯我們一般都會用勺子,但結婚的這一碗桂圓湯在當地只能用紅筷子。之所以用紅筷子,一方面是因爲紅色喜慶,另一方面,筷子的“筷”與“子”與桂圓的“桂”諧音被翻譯成“快生貴子”的意思,這也是對新郎新娘的美好祝福。

筷子是怎麼演變而來的?在古代筷子有什麼象徵意義? 第8張

古人迷信,曾認爲筷子中有神性,由此出現了很多通過筷子就可以看出人一生命運的傳說。在占卜中,人們將筷子叫作“箸卜”,在南唐時期最爲流行,宋初史書也曾記錄:

“會正月望夜,時俗取飯箕衣之,衣服插箸爲嘴,使畫盤粉以卜。”

中國人從古至今在各種傳統中都顯現出他們避災降福的願望,古人就十分忌諱筷子一長一短,被稱爲是三長兩短的不好寓意,代表着家中有不幸降臨。若一雙筷子顏色不同,則預示家庭不和睦。在放筷子的時候,最爲忌諱的就是將筷子插在碗中。當我們在供奉死者時,會將筷子插在貢品上,統稱爲供筷。在家中若是將筷子插在碗中,必將引起家中老人的反感,一頓斥責肯定是免不了的。

結語

筷子作爲中華民族特有的產物,包含的是先輩的智慧結晶,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物質載體。筷子又涵蓋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一種願望。筷子也由最初的餐具漸漸被人們賦予了新的內涵和生命力。

筷子的發展融於歷史中,融於政治中,融於中華民族的傳統中,而現在中國的筷子已經走向了全世界,向世界發揮着它特有的文化魅力。作爲中國和世界文化遺產,筷子正在向全人類傳播中國傳統的餐桌文化和社會文化。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