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期的宮廷盛宴滿漢全席,起源於何時?

本文已影響2.45W人 

很多人都不瞭解滿漢全席的事情,接下來跟着本站小編一起欣賞。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

“風俗,天下之大事也。”讓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蔚然成風,必須在全社會樹立“浪費可恥、節約爲榮”的價值導向。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也是幹事創業、興國興邦的重要基石。

古代先賢對鋪張浪費的態度是相當明確的,不論是《墨子》中的“富貴者奢侈,孤寡者凍餒”,還是《老子》裏的“去甚,去奢,去泰”,都對奢侈行爲都抱有否定的態度。

然而,聖人之言並未影響到我國曆史上的奢侈行爲,到了明清兩朝封建社會的巔峯期,鋪張浪費的現象變本加厲,“朱門酒肉臭”的現象已成爲常態。

清朝時期的宮廷盛宴滿漢全席,起源於何時?

最能體現清朝奢侈現象的,就是聞名天下的“滿漢全席”了。滿漢全席源於“康乾盛世”,是一種極其隆重且奢靡的宴席。

一說滿漢全席是揚州師傅創造的,另一種說法是滿漢全席是皇宮御廚的手筆。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滿漢全席出現於乾隆南巡之後,在此之前民間並無此說法。雖然,滿漢全席中有一個“滿”字,但滿漢全席中的大多數菜餚都是經典的漢菜。之所以該宴席被冠以“滿漢”之名並以“滿”字當頭,原因是顯而易見的。這就是爲了突出“滿清”不容取代的統治地位。

時至今日,滿漢全席仍然存在,不過,它所代表的已不再是那個沒落的封建王朝,而是“盡享萬物之靈之至尊”的本質。滿漢全席中總共有“六宴”,每一宴皆是清宮大宴,融匯了滿漢兩族最著名的菜餚。不論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還是水裏遊的,滿漢全席應有盡有。現今流傳版本的滿漢全席,總共有冷葷熱餚一百九十六品,點心一百二十四品,共計三百二十品。

想要吃上一頓滿漢全席,必須要搭配全套粉彩萬壽餐具,以銀器進餐,堪稱華貴。除此之外,滿漢全席的用餐禮儀相當考究,需有名師演奏古樂佐餐,還要有侍膳奉敬校,這樣才能盡顯宮廷之周。

遙想當年,滿人入關之際,生長於白山黑水的滿清統治者並不講究飲食。在舉辦宴會的時候,僅是將肉塊煮熟煮爛,君臣席地而坐,用刀子割肉大快朵頤。若是進行祭祀,則將整頭整隻的雞鴨牛羊端上桌。

滿清定都北京之後,滿漢的飲食文化在潛移默化中逐漸交融。當時的八旗子弟,在與漢人的頻繁交往中被漢族精緻的飲食文化吸引,開始嘗試融合滿漢的飲食文化,於是,便有了滿漢全席之雛形。

清朝時期的宮廷盛宴滿漢全席,起源於何時? 第2張

民間傳說,早年蘇州有個喜歡琢磨做菜的平民張東官,靠着發明滿漢全席的功勞,張東官由一介布衣榮升爲皇宮御膳房總管,成爲當時的廚藝界第一人。話說,張東官本事平平,原本沒有太過精湛的廚藝,但他有兩項天賦:

一是張東官的雙手靈活,有一手堪比雜技的切菜功夫;

二是張東官的味覺靈敏,能嘗人間百味,還擅長巧言,能將自己做出來的菜誇得天花亂墜。

康熙智擒鰲拜之後,便開始琢磨起了滿漢共榮之道。康熙巡遊了大江南北之後,決定以“口腹之慾”作爲起點,促成滿漢共榮的繁榮盛景。值此之際,懂得逢迎的張東官被康熙選爲“天下第一名廚”,並召入御膳房,讓他研究一種滿人漢人都樂於接受的菜系。

殊不知,張東官的口才大於本事,他做菜雖然有頗多花樣,但口味卻比不上那些有真本事的大廚。張東官是個沒什麼見識的小民,在皇宮裏因不懂規矩惹出了許多亂子。爲了保住性命,張東官不得不逃出皇宮,在逃亡過程中開始磨練自己的廚藝。

清朝時期的宮廷盛宴滿漢全席,起源於何時? 第3張

終於,他集百家之長,將各地名菜的烹飪技法融會貫通,成爲一代名家。在重新被召入皇宮之後,張東官研發了“千叟宴”,得到了皇帝的賞識。自此,張東官與他的一百零八品菜成爲最初版的滿漢全席。後來張東官離開皇宮在京城開了一家館子,開始將滿漢菜傳播到民間。

爲此,康熙還專門御賜了一塊名爲“滿漢樓”的招牌,自此張東官成爲傳奇,滿漢全席亦被奉爲天下第一宴。

當然,傳說畢竟只是傳說,滿漢全席是否由張東官發明還有待考證。

滿漢全席雖然精緻,但它卻是由民脂民膏融匯而成的奢侈品。可別忘了,喜歡滿漢全席的慈禧,一年的飲食開銷便是一艘軍艦。正是因爲這些出自上流社會的畸形產物,讓本就弊病重重的晚清變得愈發羸弱。

想到滿漢全席,筆者便不由得想起紂王與象牙筷子的故事,誰能否認這些傾盡勞動人民血汗的奢侈品,不是封建王朝腐敗的一部分呢?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